【业务能手】平凡岗位上的坚守

“马上就要退休了,组织安排的任务还没完成,恨不得一天掰成两天用,给40多年的工作画一个圆满的句号。”肖辉腼腆地笑着说。
肖辉,长沙市开福区纪委监委驻区财政局纪检监察组的一名普通科员。但是,在监督对象眼中,他是和蔼可亲的老大哥;在同事心中,他是最熟悉驻在部门和监督单位的活字典。
“干的就是得罪人的活儿,有什么好怕的!”
1978年,为响应祖国号召,17岁的肖辉毅然离家参军,奔赴祖国的西南战场。时间一晃,已经逝去40多年,回忆起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肖辉更多的是一份对名利的淡然,一份对岁月的珍惜。1992年,31岁的肖辉调到开福区检察院工作。从此,开始了他长达26年的检察职业生涯。
“从部队到检察院再到纪委监委,虽然岗位不同,但很多东西都是一以贯之的。比如,时刻听党指挥,在部队作为一名战士,就要保家卫国,到新的岗位,要继续发扬军人作风,继续与贪腐作斗争!做纪检监察战线上的尖兵,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肖辉说,无论是在检察院反贪局还是转隶到纪委监委,干的都是得罪人的活儿,就得拿出军人的作风来。
一起从检察院转隶到纪委监委的干部张溪记得,自己曾参与查办过一起30多个人的受贿窝案,当时这个案子就是由肖辉负责。2002年夏天,肖辉带着她和法警队其它同事,冒着高温,到多个部门调查取证。由于案件牵涉面广,案情复杂,取证工作难度大,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都非常大,但是肖辉作为负责人,一直冲在最前方,最辛苦的时候,整整连续7天未曾合眼。最后实在支撑不住,肖辉晕倒在了办案一线,而醒来后他惦记的依然是案子的查办进程。
“组织培养干部不容易,要注重日常监督和提醒”
转隶到驻区财政局纪检监察组的肖辉,是出了名的“婆婆嘴”。“我们纪检监察组,负责监督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局、区审计局这些重要的职能部门,廉政风险多,平时只要发现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他都会及时找人谈话!”同在一个纪检监察组的刘晓剑举例说,作为审计项目廉政监督员的肖辉,总是不厌其烦重申纪律,因在战争中受伤,听力受损很严重,在和审计人员谈心谈话时,他总是认真倾听,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谈话的内容。
2019年,肖辉参与对区里一个领导干部的搜查调查,这个领导干部年轻有为,却没能守住底线最终被审查调查。这次搜查调查让肖辉感慨颇深,“党组织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他们自己打拼出来也不容易。抵挡不住诱惑,守不住底线,最终只能追悔莫及!所以我们要加大日常监督的力度,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起,真正做到抓早抓小。”
“廉洁奉公,工作中从不纠结名利”
从部队到开福区检察院,再转隶到开福区纪委监委,肖辉从没和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和他一批转隶到纪委监委的同事,许多都已是纪委监委的中层干部,有的还成了纪委监委的班子成员,而即将退休的他依然只是一个普通的科员,但是工作态度却始终如一。
“我是军人出身,服从命令是天职。”当有同事替肖辉“打抱不平”时,他总是笑着说,“职务是组织上考虑的问题,组织把他放在哪里,他就干到哪里。”战场上的生死他都云淡风轻,这些功名利禄更不会令他心存纠结。
“无论是在检察院反贪局,还是转隶到纪检监察组,我做的最多的是和贪腐这些不正之风作斗争。我打心眼不希望看到有人走上违纪违法的歧途,特别是熟悉的人。虽然我快退休了,但是我还是希望能尽自己一份力量,让大家绷紧遵纪守法这根弦,少一些人生的悔恨!”肖辉翻着桌上的日历,不舍地撕下了一页。(开福区纪委监委驻财政局纪检监察组 谭丽)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