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强化巡察整改 提升治超实效

今年3月,长沙县委第二巡察组向行政执法局党组反馈了巡察意见,指出该局在公路治超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对此,长沙县行政执法局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整改落实,直面问题、剖析原因、查找症结,着力解决巡察组反馈的相关问题,全面提升治超实效。
非现场执法:对靶问题,建章立制
非现场执法是治超领域推出的一种全新方式,长沙县作为非现场执法全省首批试点县,由于试点初期设备技术不成熟、数据信息未与交警系统实现对接共享,致使关键证据有效采集受限于诸多客观因素,导致立案和有效查处率不高。
针对非现场执法在证据采集、后续查处、制约手段等关键环节存在的诸多缺陷,该局积极加强协调对接,将当前存在的问题全面梳理形成专题材料上报市治超办,着力从市级层面突破非现场执法数据和机制瓶颈,今年3月,市治超办印发《运用大数据治理超载超限工作方案》,从市级层面就优化治超硬件保障、打通与公安数据壁垒、违法数据纳入车管所年检把关等核心关键问题明确时间节点、责任部门予以解决。
针对非现场执法案件有效查处问题,该局与县法院对接,进一步明确了非现场执法案件办理流程、有效证据收集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等工作;探索建立非现场执法系统记录的本地违法车辆上门告知处罚机制,通过对40起非现场执法案件的办理,从立案、查处到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探索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执法办案流程,并组织各属地执法队进行业务培训。截至7月21日,已查处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记录案件88起。同时7月份,办理了5起全市首例采取首尾紧随逃避非现场执法检测的案件。
治超严查:规范流程,路警联合
针对巡察组提出的超载转运方面存在的问题。该局调整人员配置,落实人员岗位责任。同时就卸载场管理、非现场执法、治超站值班值守、货物卸载、转运流程等制定了系列工作制度,明确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
按照标准化阵地建设要求,对唐田、黄花超限检测站办公场所进行装新,将驻站人员和相关制度进行公示。两站卸载场视频资源也全部接入指挥调度中心,加强随机视频抽查监督,对于当事人自行转运的卸载货物,明确要求必须过磅附磅单,确保所有转运车辆必须标载出站。局督查科对两站工作及人员在岗等情况进行随机抽查。
同时,全面梳理治超站工作后,制作了车辆检测、车辆出入站登记、路警联合工作等台账,做到工作有迹可查。该局还持续强化路警联合治超工作机制,目前已办理路警联合治超案件近400起,督促卸载7000余吨。同时与县公安交警队联合,在全县范围新增5处超载超限执法场所,并拟于8月正式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各属地执法队路面治超工作效率。(长沙县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