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能手】周建成:退伍不褪色,反腐一线显担当

2006年对于周建成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这一年在部队呆了13年的他转业到安化,成为一名纪检监察战线上的“新兵”。
卸下戎装,周建成那份军人的热血没有卸下,他把战场转移到了反腐一线,先后任安化县纪委廉政室副主任、干教室副主任、纠风室主任、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因为工作出色,他连续五年被评为优岗,并荣立三等功一次,2019年被评为全县纪检监察先进个人,2020年在安化县模范退役军人表彰中,被评为爱岗敬业标兵。
打响政务立案第一枪
“县监委决定对县林业局梅城林业站执法行为不规范等违纪问题予以政务立案,立案人数达6人。”2018年1月5日发布的重磅消息打破了县城的宁静,这是县监委成立后办理的第一案。
安化县是湖南省首批重点林业大县和林业十强县,拥有林地面积602万亩,林业系统一下子有6人被政务立案,立刻引起全县广泛关注。
“新的一年县监委开了个好头,希望能够拍掉林业系统那些 ‘苍蝇’!”
……
社会各界在对安化县监委成立后打响反腐“第一枪”纷纷点赞的同时,也寄予了殷切期望,大家都在关注着这起案件的下文。周建成就是承办此案的部门负责人,因该案件涉及人员多,为了查清违纪事实,他带领第三纪检监察室成员,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案件进行研究、会商,最终敲定了调查方案。
为了保证办案质量与进度,周建成与同事白天谈话、取证,晚上研判案情、部署第二天工作,饿了吃一桶方便面,累了在沙发上躺一会,调查人员就是在这种快节奏中对问题线索逐一进行核实,审查谈话、调查取证、查阅资料,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由于是监委成立后办的第一桩政务案件,我们只能对照试点地区的经验一步步去摸索,时刻保持谨慎的态度对待调查中的每个环节。”周建成表示,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案,必须落地有声,抓铁有痕,回应人民群众的热切关注。
从1月5日立案到1月19日案情基本水落石出,完成监委成立后的第一起案子仅用了15天时间,立案8件8人。此案件在《三湘风纪网》等媒体进行报道,社会反响不错。
办好“扫黑除恶”第一案
“黄某团伙涉嫌寻衅滋事,敲诈勒索,介绍、引诱、组织卖……犯罪性质恶劣,必须严查!”2018年10月,益阳市政法机关针对安化县黄某团伙案开展侦办,在社会各界产生强烈反响。黄某团伙背后是否存在“保护伞”?
而查办此案背后“保护伞”的重任就落在了周建成与他的同事肩上。收到任务后,周建成没有迟疑,立即与公安机关对接,成立专案组。
“黄某团伙在安化的根扎得很深,时间跨度大,涉及人数多,光查阅原始案卷就是个很大的工程量。如此庞大的工作量,与错综复杂的关系,正是考验办案人员综合能力水平的时刻。”参与办案的专案组成员邓祎表示。
为了尽快查找到问题线索寻找突破口,周建成制定办案计划与时间表,将专案组人员进行分工,要求各司其职,每天开会进行小结,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使其知晓工作整体进度。
“那段时间大家背负的压力很大,都铆着一股劲要把这件案子办好!”周建成带领大家一边通过案卷寻找线索,一边与当事人黄某等进行正面交锋。经过半年的核查,终于让背后的“保护伞”浮出水面。最终安化县纪委监委对黄某团伙案中包庇违法犯罪分子、干扰和阻挠办案的9名执法人员进行立案审查调查。
然而让这些被立案的人开口交待问题,并非易事。“刚开始这些人都存在侥幸心理。”为了找到突破口,打消他们的顾虑,周建成想方设法对涉案人员做思想工作,讲政策法规,讲当前形势,权衡利弊,他们最终放下包袱,如实反映自己的情况。黄某案背后保护伞的查办,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反响,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形成强有力震慑。
工作上吃得苦,生活中有热情,这是同事们对周建成的评价。除了是一名铁骨铮铮的办案人员,他还是单位的工会副主席,只要有时间,就组织单位的干部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或打羽毛球,或打篮球,通过团队比赛,来提高士气,丰富纪检监察干部的业余生活。
据了解,14年来周建成参与办案200余件,与同事一道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
周建成退伍不褪色,他一直奔跑在不同的反腐战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退伍军人的担当,诠释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初心使命。在反腐的道路上,他走得一往无前、淡定从容。(安化县纪委监委 贺文英)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