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唤醒“趴账” 让群众共享生态红利

“这么多年没发的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在县纪委介入后不久就发下来了,真的很感谢他们……”8月4日,提起补发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一事,汝城县南洞乡西边山村村民郑红亮感激地说。
郑红亮是贫困户,他家的290亩生态公益林因面积不明,在过去9年里,一直没有领到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2019年上半年,汝城县纪委监委在开展扶贫领域“一季一专题”生态扶贫集中治理行动中,发现西边山村的生态补偿资金长期“趴账”,村民也因没有领到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而怨言颇多。县纪委监委经过调查后,发现导致该村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9年未发放到群众手中的主要是因为该村生态公益林存在山场界线不清、面积不明及部分村民存在异议等问题。
群众利益无小事。该县纪委监委立即召集县林业局和南洞乡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对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未发问题进行交办,要求林业局和乡政府成立专班限期整改,并安排专人随时与县纪委监委进行对接,及时汇报进展情况。经过县纪委监委、林业局及乡政府的共同努力,多次调解和上门做思想工作,最终将90多万元的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到140多户农户手中。“前前后后发了四次,领了2.5万余元。”郑红亮开心地说,钱到手后,他就开始张罗装修新房,解决了自己装修缺钱的燃眉之急。
据了解,解决西边山村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长期“趴账”的问题,只是该县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纠正漠视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一个缩影。经全面排查,该县累计滞留县财政专户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262.87万元,涉及生态公益林面积32480.3亩。
“经过调查发现,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未发的绝大部分原因是山林纠纷引起的。”汝城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了解此情况后,该县纪委监委决定把解决山林纠纷问题纳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重点内容。具体由县纪委监委牵头、县直责任部门主抓、乡镇负责具体实施,对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趴账问题开展“拉网式”排查。同时全面梳理信访举报、巡察反馈、部门自查涉及到的山林纠纷问题,核查了解其中是否存在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和党员干部违纪违规问题,开展“再监督再检查”及不定期回访,先后解决了包括南洞乡西边山村在内的12起山林纠纷,共补发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183.43万元,437户农户从中受益。与此同时,该县纪委监委针对生态扶贫领域发生的补偿资金趴账、挪用、套取等问题进行查处,截至目前共立案10件、处分10人。此外,还督促林业部门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对生态公益林项目检查验收、补偿资金专项管理、登记造册公示、“一卡通”发放等作了明确要求,规范了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的发放程序,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态红利。(汝城县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