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士手记】贫困户的分贷统还资金水落石出了

“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遇到的金额最大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今年6月的一天,慈利县岩泊渡镇纪委办公室里,纪委书记等人看着计算器上的“3750000”纷纷露出惊愕的表情。
事情回到月初,岩泊渡镇纪委收到一条反映某村某合作社2019年向贫困户以每户5万元免息贷款进行集资,并与贫困户签订分红协议的问题线索,可一年过去了,分红却杳无音信。“反腐形势如此严峻,难道真有人如此大胆?”镇纪委收到问题线索后,立即开展了研判、调查工作。
“张大爷,您知不知道贫困户有小额贴息贷款的政策呀!”调查组首先走访了贫困户张大爷。“知道,隔壁魏二也是贫困户,前两年就申请了贴息贷款搞生猪养殖,可红火了。”说起扶贫政策,张大爷说得头头是道。
“那您以贫困户的名义申请过贷款吗?”调查组询问。张大爷抽了一口纸烟,若有所思……
“噢!我想起来了,有回是签了个协议,是和村里的合作社签的,内容我记不太清了,反正说是有分红。”线索到这里仿佛有了眉目,镇纪委趁热打铁继续追问。“应该不会错,村里就这一个合作社,我们又没和别的合作社签过协议,而且合作社老板是咱们村主任的爱人,协议是签了,但是分红一直没得到过。”张大爷爱人一席话却让调查组陷入沉思。
“合作社既签订了协议,为什么又没音讯了?既然是村主任的老公,这中间是否存在什么猫腻?”离开张大爷家,调查组又连续走访了5户贫困户,发现大家的情况都和张大爷一样,签了协议却没拿到分红。
之后,调查组转向镇扶贫站了解情况,得到了出人意料的结果。“合作社以贫困户名义贷款的行为是有政策支持的,叫分贷统还,是全省扶贫小额信贷模式的创新举措,但是该村根本没有集体贷款的记录!”这样的答复让调查组大吃一惊!大家心中的疑问更深了。调查组决定直接去找关键人物——合作社法人老张!
“老张,您是否与村里贫困户签订过贷款协议?”调查组开门见山。
“是的,签订过!”老张解释道,“事情是这样的,2018年底我了解到有扶贫分贷统还这个政策,于是就开始准备申请资料,当时计划的确实是以75户贫困户的名义向银行申请贷款来开展养鸡产业,并与其中部分贫困户已经签订了协议,协议上说会分红给贫困户。但是后来由于自身条件不符合要求,最终没有通过审批,我也没有拿到资金……”老张一口气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全盘托出,至此,调查组的疑虑完全消除。
调查结束后,镇纪委向老张分析了事情的利弊,老张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立马表示会尽快登门解释清楚,避免造成不好的影响。
镇纪委的调查结束了,大家都欣慰,因为最初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老百姓的利益也没有受损!同时,我们也进一步意识到,身在基层,只有俯下身子、迈开步子,将工作做实做细,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心。(慈利县纪委监委 何显立 代炯琼)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