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走上“羊倌大道”

金秋10月,收获的季节。袁保华在自己的羊场打扫着,和煦的阳光照在羊场,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随意……谁能想到几年前,这还是个难以维持生计,成天愁眉苦脸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自从2016年临武县纪委扶贫工作队入驻帮扶,袁保华立下了脱贫志,凭着几年的拼搏,袁保华不但彻底摘除了贫困户的帽子,还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成为村民嘴里的“羊师傅”呢!
养殖黑山羊 甩掉贫困帽
袁保华家住临武县水东镇小城村,父母年迈没有收入,一家三口全靠他四处打零工维持生计。虽年过四十,但至今没成家,苦日子一眼望不到头。
命运的转机发生在县纪委扶贫工作队进驻小城村后。纪委的驻村干部轮番上门找袁保华谈心,向他宣讲党的扶贫政策,袁保华想:扶贫政策这么好,何不就从养羊入手,在家门口致富?他把想法跟他的第一位帮扶责任人一说,立即得到大力支持。县纪委工作队带着他参加免费技术培训,联系相关部门派出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技术指导,还帮着解决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
袁保华一共养了20多只羊,各个皮色光亮,个头硕大,肉质鲜嫩。仅仅一年,他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回顾养羊的艰辛之路,谈起工作队,袁保华满是感激。“我自己没有养羊的经验,好在有帮扶责任人和工作队他们的帮助,将养殖技术送到我跟前,让我在养羊的路上少走了不少弯路”。
办起明星产业 当上“羊师傅”
虽然脱贫了,但袁保华一刻也没有停下奔跑的脚步:他想着扩大养羊场的规模,将养羊产业发展到底。他先是找到了县纪委工作队,想办个贷款,多买些羊苗,把羊棚发展成村里的领头产业,让村民们看到脱贫的希望。
袁保华来到了工作队找第二任帮扶责任人陶学群队长帮忙。“办理银行贷款需要一定的审批条件,要办理相关的手续……”
“这是保华的羊场资料,您看下……”陶学群将羊场的资料带到了银行。为了早日将银行贷款办下来,陶学群多次找到银行,光是羊场的资料就准备了十几页,一次又一次的去银行争取资金。同时,努力请来银行工作人员现场参观羊舍养殖情况,“要是能申请下这个养羊贷款,小城村就有了自己的“明星产业”,这可以增加村民们脱贫的信心啊!”袁保华也向银行的工作人员现场讲诉着自己的养羊经历,什么种羊选购呀,什么养羊疾病防治呀,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羊师傅”美名就这样传开了。
扩大养羊产业 当上“领头羊”
冬去春来,种羊繁衍,小羊健壮,羊肉俏销。今年一口气就卖了10多头羊,一下子就有了2万多元的收入。袁保华不仅还掉了原来的银行贷款,他又改建羊舍,扩大规模。为了赚到更多的钱,袁保华陆续进购了多批羊,羊群规模现已有90头,每头市场售价为1500元至1800元,可增加收入十几万元。从开始养羊到如今,5年的时间,让袁保华尝到了养羊收入的甜头。袁保华是个特别感恩的人,他说“要是没有工作队这么无微不至的帮助,我不可能这么快脱贫,我特别感谢他们。”
为了扩大养羊的规模,袁保华最后决定新建羊舍,改变传统散养方法。考虑到资金问题,袁保华找到了陶队长,一番畅谈之后,陶学群又帮助袁保华张罗新的贷款,多番协调后,陶队长为又争取了5万元授信贷款,这笔贷款解决了羊场建设的燃眉之急。新羊舍筹建工作也陆续拉开帷幕。
“贫困户一定要摆脱等靠要的思想,才能脱贫致富。我准备在三年后,将养殖规模扩大到160头。”袁保华信心满怀。有梦想,有追求,袁保华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临武县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