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故事】考核瘦身记

10月20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市政维护中心组织人员对该区一些不平整的道路井盖进行修整。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接到市城管考核反馈的问题清单后,我们就马上进行整改。”
此前,该局对第三季度城管考核对象进行随机抽签,根据抽签结果,该局市政管理处副处长刘庆平带领的3人考核小组对岳麓区10号网格进行了暗访,发现网格内几处道路井盖不平等问题,随即拍照上传至数字化平台,平台根据信息录入情况自动扣分,并派单督促解决。
“与过去内容繁杂、劳师动众的考核方式相比,现在既简洁又高效。”刘庆平介绍,今年长沙推行新的城市管理考核办法,由集中考核转变为随机抽取网格并按市政、园林、环卫等类别分别考核,考核样本点由447个缩减为18个,考核工作人员总数也从动辄上百人压减到20多人。
“以前的考核办法有几十页,特别复杂,考核结果排名还要公示,压力很大。”岳麓区咸嘉湖街道白鹤咀社区书记凡素琼回忆,“那时候每两个月就要考核一次,感觉刚搞完这次考核,又要准备迎接下次考核,疲于应付,有时候社区干部被抽调当考核工作人员,就要另外请人来做迎检工作。”
尽管耗费很多精力,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过去集中考核的时间、人员、抽检样本,基层完全知晓,容易出现‘突击迎检’的现象。”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胡刚介绍,“比如个别社区本身垃圾处理能力有限,为了迎检突击将垃圾归拢,并没有真正处理,垃圾站爆满后,受影响的还是居民。”
为考核“瘦身”,既是基层的强烈呼声,也是长沙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改革目标、市纪委监委监督的重点。去年下半年,市纪委监委驻该局纪检监察组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听取意见,对考核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进行“把脉问诊”,针对考核过于繁琐、一些考核内容流于形式等问题提出建议、督促整改。
今年5月,新的城管考核办法出台,通过信息员采集、天网探头抓拍等方式强化日常考核;考核频次改为每季度一次,考核指标大幅“瘦身”;强化对区县的考核,不再对街道社区考核排名。该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邓鹏宇介绍,新考核方式聚焦在问题的解决上,重实绩轻痕迹,更加精准科学。(记者 邹太平 通讯员 甘艳 刘佳)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