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茶陵:强化再监督,精准护航禁捕退捕

编辑:王城长 发表时间:2020-11-16 10:38 来源:三湘风纪网

  自启动禁捕退捕工作以来,茶陵县纪委监委围绕隐患和问题是否按要求整改到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是否打击到位、整治彻底,执法人员执法过程中是否存在索要或收受财物,接受宴请、礼品等以权谋私行为,开展监督的再监督,推动禁捕退捕工作落实落细。

  全程监督,从“上”到“下”压实责任

  “国庆过后,职能部门对非法电鱼、网鱼等行为的打击力度是否下降?”“退捕禁捕工作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是否有松懈?”带着这些问题,10月12日晚上10时,茶陵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带队,前往云阳街道、思聪街道、虎踞镇等市民、渔民喜欢电鱼、网鱼的河段,查看是否还存在渔船正在劳作、渔民还在捕鱼等问题。这是茶陵县纪委监委采取跟进监督,全程参与禁捕退捕的一幕。自8月12日收到市纪委监委下发的“关于开展禁捕退捕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后,茶陵县纪委监委紧跟上级决策部署,决定采取“县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组+乡镇纪委”的上下联动模式进行监督。

  8月13日,县纪委监委驻林业局纪检监察组牵头其他派驻纪检监察组,并分别与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督等部门成立联合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直奔洣水河沿线乡镇开展专项监督。8月27日,县纪委监委召开座谈会,邀请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县公安局等单位,听取禁捕退捕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并将禁捕退捕专项监督纳入县纪委监委日常监督内容。

  全程参与,底数“清”。县纪委监委严把时间节点,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劲头开展禁捕退捕工作,压实联点领导的指导责任、乡镇的主体责任、部门的监管责任。截至今年10月底,县纪委监委共开展禁捕退捕专项监督检查17次,现场指出并整改问题8个,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工作提示函2份。

  靠前监督,从“点”到“线”织密监督网

  “寒江村生活用船标识是否清楚?”“这些生活用船的使用是否规范?”……

  近日,县纪委监委组队湖口镇禁捕退捕工作开展“回头看”监督检查。强化监督,突出“前”。围绕渔民身份识别、退捕协议签订、资产评估处置、补偿资金发放、渔船网具回收拆解等重点关键环节,县纪委监委向有关单位党组织发出纪检监察建议,堵塞廉政风险漏洞。并利用村级监督与服务微信群,打通群众监督禁捕退捕“最后一公里”。

  同时,县纪委监委将监督触角延伸到各线,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并整合辖区各部门、各单位工作力量,推动禁捕退捕工作落地见效;督促乡镇、村对渔船渔民信息进行审核把关和公示,并派员逐户到渔民家中实地了解情况,宣讲禁捕退捕政策;督促市场监管局建立市场、餐饮全链条监管,加强对电鱼网鱼行为高发、多发水域和时段的执法打击力度。靠前监督,县纪委监委织密了一张禁渔退捕监督网。在这张从“点”到“面”监督网的推动下,茶陵退捕禁捕工作实现了从“各单位各自为战”到“各部门协同并进”的良好工作格局。截至目前,相关部门共排查农贸市场23家次,水岸水面执法186次。

  精准监督,又“精”又“细”护航一江碧水

  “船停在河边不算上岸,这艘船需要拖离。”“这是艘僵尸船,找不到船主。”这是9月县纪委监委对虎踞镇落实禁捕退捕工作督查时的一幕。在督查人员的督促下,无主的僵尸船不仅找到了主人,并按照相关规定被拆解。

  推动落实又“精”又“细”。自开展禁捕退捕工作以来,县纪委监委成立禁捕退捕专项督查组,采取不打招呼、直插现场的方式,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落实落细禁捕退捕各项工作。督查组每到一处都列出督查清单,并坚持问题导向,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督促相关部门立行立改。督查组还积极当好禁捕退捕政策的“宣传员”,让群众了解相关政策,发动群众进行监督,有序推动禁捕退捕工作。

  此外,县纪委监委还采取电话抽查、入户调查等方式,全面梳理有关单位、乡镇、村禁捕退捕工作落实情况,对在禁捕退捕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肃问责,为禁捕退捕工作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同时,根据问题性质,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做好容错纠错和暖心回访等工作,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通过对渔民身份识别、资产评估处置、资金管理使用等重点环节开展监督检查,共发现问题线索2件,组织处理相关人员3人。(茶陵县纪委监委  唐艳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