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新化:四项举措直指扶贫领域腐败问题

编辑:李清海 发表时间:2020-11-25 09:35 来源:三湘风纪网

  面对扶贫领域腐败多发问题,新化县积极探索破解方法,通过四项措施,不断织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笼子,确保老百姓利益不受侵犯。

  创新学习培训模式,增强纪检干部反腐能力。县纪委监委一方面举办实战培训班,利用一年多时间组织全县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分批次进行实战轮训,夯实业务知识。另一方面,开展“导师带徒”帮学活动,即让有经验的老纪检任“导师”,让乡镇新入职的纪检干部作“徒弟”随师跟班学习,由“导师”带着“徒弟”参与具体案件查办、信访处置、案件监督管理等工作,通过一对一进行“传、帮、带”,增强干部防腐反腐能力。

  健全村级工程监督体系,构建防腐反腐制度网。村级工程建设项目缺乏精准监管,是引发扶贫领域涉纪信访的主要原因。该县通过完善落实“四议两公开”年度决议、设立项目评审小组、采取“双抓阄双签字”发包制度、开展隐蔽工程现场验证、制定村级工程验收标准等一系列制度,大大降低了涉贫信访事件比率,制度试点乡镇涉贫涉纪举报信访事件2018年为222件,2019年降为77件,2020年降至20件。目前,村级工程监督改革已在该县31个乡镇推广。

  建立“反腐协调机制”,提高反腐败工作效率。农村通常较大的工程项目都有黑恶势力的影子,案件牵涉面广、危害百姓利益大。以往一个案子办下来,短则几个月,长则可能跨年。2018年全县监察体制改革,建立了“反腐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通力协作,增强了反腐力度,提高了反腐败工作的效率。近两年来,各成员单位共移送问题线索589条,全县党纪政纪立案852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56人,联合查办了伍某光案、燃气办403案等群众反应大的案件。“洋溪镇邹某春案,我们联合公安协同办案,使该案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办结。问责21人,其中党纪政务立案10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联合公安机关打击处理4人,摧毁恶势力团伙1个。”该县纪委监委相关同志介绍。

  利用户籍“大数据”,让腐败分子无处遁形。“户口办理信息公开后,可与现有数据进行大数据比对,有利于精准发现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使精准监督添加科技力量。”该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介绍,“截至8月底,我们利用死亡人员名单与领取补助名单进行大数据碰撞,发现去世人员疑似骗取医保基金和领取相关补贴补助等问题线索33条,领取离任村干部工资疑似问题线索48条,现已悉数交给相关乡镇和单位处理。”据统计,该县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期间,在户籍管理工作中因存在收受当事人贿赂、不作为、乱作为或把关不严、履职不力等问题,10人被追责问责,其中2人被追究刑事责任。(新化县纪委监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