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卫士手记】揭开“被贷款”之谜

编辑:李清海 发表时间:2020-11-27 09:00 来源:三湘风纪网

  “在你们的帮助下,我家的贷款问题已经彻底解决好了,感谢你们帮我家解决了这件烦心事。”近日,我和街道纪工委的同志来到浦口村开展“被贷款”事件入户回访,村民蒋实三老叔拉着我们的手再三道谢。

  前不久,我和街道纪工委副书记黄香权到浦口村下访,村民蒋实三向我们反映了一件烦心事。蒋实三家最近收到了银行的催还贷款通知,告知他2006年1月21日贷款4000元至今未还。蒋实三和家人十分烦恼:“我们家从未到银行贷过款啊,怎么会弄出一笔十多年前的贷款来?”

  我们随后了解到村民蒋三保、蒋友山、梁田姣、蒋苟保也都收到了催还贷款通知,贷款时间和金额与蒋实三家一模一样。这5户人家在仔细回忆后都否认有过这么一笔贷款,众人觉得十分蹊跷,但又一头雾水。“被贷款”的事情传开后,如同在村里炸开了锅,搞得村民人心惶惶,都担心自己家是不是也有“被贷款”,急切希望纪检部门查清楚。

  “当事人都讲没有去贷过款,这里面肯定有名堂。”“贷款时间和金额都一样,极有可能是同一个人操作的。”“应该先到银行调取贷款资料,从资料上找线索。”“可以走访银行当时的经办人员,他们也许清楚是怎么回事。”纪工委的同志一起碰头分析,捋清了调查思路。

  调查组从银行调阅了当时的贷款资料,借款手续比较齐全,都附有当事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借款用途均为购买化肥。5户当事村民在辨认贷款借据时,一致确定借据上的签名并非本人笔迹,而且他们根本就没有以购买化肥的名义贷过款,也没有收到过这4000元现金或是转账。

  细致比对5份借据上的签名笔迹后,调查组初步判断为同一个人签写。“能拿到村民的身份证并到银行顺利贷出款来,会不会是当时的村干部所为?因为只有他们才具备这个条件。”为了验证这个研判,调查组仔细比对时任村干部的笔迹,惊喜地发现与时任村秘书王某笔迹极为相似。会不会就是王某呢?

  带着这个疑问,调查组找到了当时银行经办信贷员。“那时为了扶持农业生产,我们同意发放一批免息贷款帮助种植大户购买肥料,正是王某带着村里的证明和农户的身份证来办理了这些贷款。”信贷员回忆起事情的经过,并提供资料名册告知调查组王某当时还带着其他10户种植户来办理了贷款,这些贷款同样还没有归还。

  “王某帮我在2006年1月贷款2000元,但我当年8月就将钱交给了他还贷款,怎么会没有还呢?”村民蒋想保翻箱倒柜找出了王某打的收条,然后交给调查组。其他种植户也都向调查组证实,他们当年就已经把钱交给了王某用于归还贷款。

  在铁证面前,王某向调查组如实交代了骗贷事实。当年他在蒋实三等5户不知情的情况下,骗取他们的身份证到银行共贷款20000元,同时收取了10户种植户19500元贷款也没有归还给银行。至此,村民“被贷款”之谜水落石出。王某最终不仅归还了39500元贷款,并因违反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道县纪委监委 唐咸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