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湖区:“洞庭清波”迎来珍稀鸟类

近日,素有“洞庭之心”称号的大通湖迎来了15种超10万只候鸟过冬,继去年首次迎来小天鹅后,今年还迎来了4只一级保护动物白鹤、400余只珍稀鸟类灰雁。大通湖从4年前的劣V类湖泊蝶变成鸟类天堂。
据了解,自“洞庭清波”专项整治行动以来,益阳市大通湖区纪委监察工委严格按照上级部署要求,紧盯截污、垃圾治理、养殖退出、清淤清废、引水活水、禁航禁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及时疏通堵点,攻克难点,对涉及环保领域的20多个项目2.6亿元资金进行全过程监督。
“工人栽种时,既缺乏技术指导也无监督人员,管理不到位”“栽种方式单一,没有根据种类区分种植方法,造成水草存活率低……”2020年4月,在接到市纪委专项督查反馈问题后,该区纪委监察工委直面问题,在重点环节、重要种植节点,开展明察暗访,督促各相关责任单位举一反三,全面排查问题,用监督“探照灯”扫描水草种植全过程,经过治理,大通湖水质已连续23个月退出劣Ⅴ类。
同时,区纪委监察工委还联合区治理办、区生态环境办,针对省级、市级挂牌督办的9个问题和区委挂牌督办的3个问题,形成半月一督查、一月一调度的常态化监督机制,对问题实行动态清零。2020年,开展常态化专项督查21次,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重点项目工作推进不力的责任单位及个人,问题集中、落实整改不力的责任单位,分别给予通报或发出工作提示函。全年共下发督查通报7期,通报问题71个,发出工作提示函17份,办理环保领域相关问题线索2起,提醒谈话26人次,对大通湖水质持续恶化负有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的区建设交通环保局、原沙堡洲镇、区农林水务局等单位4名相关责任人立案调查。通过精准执纪,促使干部认真履职,积极作为,使上级挂牌督办的12个问题正有序销号,湖区生态环境越来越美好。(益阳市大通湖区纪委区监察工委 易静 鲁岳云)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