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振兴路上】“贫困户”变“村支书”

编辑:王城长 发表时间:2021-03-19 09:36 来源:三湘风纪网

  “张书记,我屋今年打算种植10亩油茶,麻烦帮我登记一下。”

  “老张啊,我家里有3亩柑橘要换头嫁接……”3月10日清晨,保靖县复兴镇河边村新任村支书张世杨在前往村部值班的路上,一连接到好几个村民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是村民给他上报自家产业的发展计划。电话挂断后,张世杨快步往村部走,着急着把村民讲的内容信息登记在笔记本上。

  河边村是保靖县纪委监委驻村帮扶联系村,两个月前村支“两委”换届,45岁的张世杨被全票当选为新一届村支书。可在6年前,张世杨因母亲患癌症、父亲患冠心病、孩子上学等家庭负担重原因,其妻要照顾家中老小无法工作,收入仅靠张世杨一人务工及家里种植7亩柑橘产业,因此生活十分拮据,被村里评为建档立卡户,成为了政府结对帮扶的“贫困户”。

  为了多赚钱,张世杨曾卖过空调,当过KTV管理员,也在工地当过小工,但不管干那项工作,勤奋肯干、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是国家种种政策帮我渡过难关。如今一切都改善了,作为村里的年轻党员,我想为村里发展做些事情……”当选村支书后,张世杨雄心勃勃,并迅速进入“实干模式”,这段时间他干劲十足的身影来回穿梭在河边村的田间地头、村头巷尾。

  张世杨心里有一本“明白账”,河边村主打柑橘种植产业,与花垣县城又仅有一河之隔,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河边村与花垣县城连接的“清水大桥”也通车了,这让村民们出行交通更便利,柑橘、农副产品等货物运输更轻松、便捷、省心。当下,要发挥“地理位置优越”的优势,把产业发展起来,要让村民们富起来。

  “精准扶贫把基础打得好,村里路通了,产业也发展了,但村的情况还不太稳。我们抓住乡村振兴的机会,乘势而上、再接再厉,要保产业稳定发展,保收入增收稳定。”今年1月,张世杨参加了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不久后,复兴镇也召开全镇经济工作会议,这两个重要会议让他更加坚定发展方向,回到村里便挨家挨户上门给村民宣传政策,鼓励村民发展产业。

  3月11日,张世杨来到河边组走访,在远处就听见挖机轰隆隆工作的声响,走近一看五六人砍草挖地忙前忙后,这是该组村民陈光涛一家正在开荒产业地。“张书记,这是计划种植的20亩油茶地,那边还要扩种5亩柑橘,还有十几亩柑橘要剪枝啦……”张世杨还没开口说话,陈光涛满脸兴奋介绍起了自家的产业情况。

  产业是带动群众致富的根本,张世杨深谙此理。“今年我家除了扩种柑橘种植的面积,还计划要种植一批油茶,抓住乡村振兴的机会,要和大家一起致富。”眼前的形式,张世杨信心满满,一边发动村民发展产业,一边计划着自家的产业发展。

  尽管曾经是“贫困户”,但张世杨的踏实勤奋,敢作敢为,深得村民们喜欢和认可。如今,在张世杨的发动鼓励下,河边村新增了40余户种植柑橘产业,70余户发展小规模种菜产业,14户计划搞养殖产业,9户发展油茶种植产业。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连日来,河边村各家各户春耕生产陆续展开。“曾经我是村里的‘贫困户’,如今脱贫了,身份转变了,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是我作为党员的使命,也更是责任。”张世杨望着山头那一片绿油油的柑橘园,仿佛看到村里金灿灿的发展希望,他的干劲更足了。(保靖县纪委监委 龙术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