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卫士手记】从“望天喝水”到“喝上好水”

编辑:王城长 发表时间:2021-03-24 08:02 来源:三湘风纪网

  “老伯伯,开下水管试试,看有没有水?”

  “现在再干旱,它都有很大的水,喝也好,煮饭也好,水很清爽,多亏你们哟!”今年3月14日,我陪同饮水安全专项监督检查组县到横岭瑶族乡横岭村走访时,村民李显德拧开家中水龙头,高兴地说。

  看到清澈的自来水喷涌而出,偏远山村群众脸上流淌的幸福笑容,我由衷地感到开心与自豪。

  然而,在以前,该村群众的饮水问题却是另一番景象。横岭村是典型的山区,山高谷深,群众以前一直“望天吃水”,雨季水多,旱季缺水,水质差、供水率低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群众,喝上稳定供应、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成了当地群众最迫切的愿望。

  2020年初,县饮水安全专项监督检查组将横岭村部分村民用水有困难的问题反馈给横岭瑶族乡党委政府,并要求限期整改。收到整改通知后,横岭乡以此为契机,及时成立由我牵头的整改工作队。

  “要迎难而上,采取硬措施,守住让每一名群众都喝上水的底线。”面临挑战,一直在纪检战线工作的我虽有些忐忑不安,但心里暗暗下了决心。“供水不正常原因究竟出在哪里?”带着疑问,我与队员挨家挨户走访,很快便找到了问题“症结”。

  原来,横岭村的饮水工程属于自发建设,不仅水源缺乏、供水不足,而且养护设施简陋、管网管护不到位等导致自来水供水管网破损、水表老化,“跑、冒、滴、漏”造成停水、水压不足等情况时有发生。

  同时,横岭村饮水工程在运行管理过程中没有专项经费保障,村民们缴纳的水费不足以支付抽水所需电费及人工管护费用,不足部分只能由村委会垫付,长年累月,村委会也负担不起,在与村民商议上调水费事宜时,遭到村民强烈反对,村干部对此一筹莫展。群众也对供水和水费颇有意见,有的甚至拒缴水费,用水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问题查明后,我决定首先寻找优质水源地增加供水。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我吃住在村,与工作队翻山越岭、东奔西走,终于在3公里外的山头上找到了水源。在与县水利局沟通对接、寻求技术指导后,投资数十万元把山泉水通过无缝钢管接到蓄水池,旱季供水不足的问题才彻底解决。

  此外,工作队还认真对饮水工程的机电设备、管理房、蓄水池以及管道进行了检查,挨家挨户调试自来水设备,了解供水管护情况。“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良性可持续运行,还需要制定合理的群众能接受的管养办法,才能真正实现‘以水养水’,保障供水工程能够长期稳定发挥效益。”针对水费难收、饮水工程管理不到位等情况,我与横岭村干部多次商议。

  “只有抓住水费这个‘牛鼻子’,让群众自己确定合理的水价,才能真正让村民水费交得明白舒心,用水满意放心。”横岭村党支部书记叶先栋对我的观点很赞同。于是,在多次召集村民大会听取群众意见后,我们确定水费按每吨1元收费,最大程度减轻群众负担。同时也建立了完善的水费收缴管养办法,制定了用水村规民约,明确了“由谁管,水费收多少、怎么收、怎么用,怎么维修以及怎么监督、怎么应急”等内容,从根本上解决整个供水工程“链条”有人管、有钱管、有人监督的问题,走出了一条“建、管、养”融合发展新路子,人饮管护难题逐步破解。

  现在,横岭村家家户户都喝上了稳定供应、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再也不用发愁用水问题了,实现了从“喝不上水”到“喝上好水”的喜人转变2020年以来,我带领横岭乡纪委工作人员紧盯农村饮水安全,对辖区8个村饮水安全进行了全面摸排,责成各行政村规范自来水管理,对自来水资金使用以及维护管理等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并实行每月一报督促跟进。截至目前,全乡8个村自来水均已规范管理,1.1万群众享受到稳定干净的自来水,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50余万元。

  “家里老人和小孩再也不用去挑水,真心感谢你们。”听闻家里接通自来水了,在外打工的横岭村村民杨胜华特意打通了我的电话。这些清洌甘甜的自来水不仅流进了村民家中,也流进了我的心田里。(道县纪委监委 唐名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