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大通湖区:一线监督助力6.5万亩早稻生产

编辑:王城长 发表时间:2021-04-07 09:45 来源:三湘风纪网

  “千山红镇4000多亩的早稻育秧已在智慧育秧工厂全面启动”“6.5万亩的绿肥种植补贴共计650万元,已全部下拨到乡镇打卡发放。”近日,益阳市大通湖区纪委监察工委督查组,分赴千山红镇宏硕生物现代农业示范产业园、区发展改革和财政局对早稻育秧和涉农资金补贴等开展督查时了解到了以上情况。

  大通湖区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今年计划种植早稻6.5万亩,早在3月17日前,全区就完成了育秧苗床翻耕,18万斤早稻种子、250万个育秧盘和1980吨基质土全部调购到位。早稻育秧也于3月20日全面启动。为序时推进早稻生产,该区纪委区监察工委立足“一线监督、精准监督”的定位,通过片区协作联动方式派出3轮督查组,围绕早稻等春耕物资供应、惠农补贴资金发放和技术帮扶等方面开展督查。

  “早稻种子都准备好了吗?技术这一块有没有什么问题”……此前,第一轮督查组先后来到北洲子镇奇志家庭农场、种粮农户家中和农资商店,详细了解在春耕备耕物资、防旱防渍、病虫害防治、除草用药指引等技术保障,以及农资、农具保障等方面的情况,并对2020年2473.9万余元的耕地地力补贴发放情况进行走访筛查。

  据介绍,在先后3轮的督查中,该区纪委监察工委共计派出18人,走访农户、种粮大户、水稻生产合作社等83家,累计发现发现存在有农业生产用水调度需加强、大田翻耕需加快、智能大棚建设进度需加快等3类23个问题,分别进行了现场拍照记录,梳理汇总形成照片问题清单,并反馈到相应的职能部门。下阶段督查重点将放在着力提高秧苗成活率、成苗率,紧盯技术部门是否及时有效提供防控“倒春寒”影响的技术,早稻生产智能化项目建设的关键重点环节,以及交办问题整改序时销号上,以问题整改倒逼各责任单位履职尽责,确保了春耕生产平稳有序。(大通湖区纪委监察工委 鲁岳云 徐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