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士手记】“沉睡”的生态效益林补偿金

“真没想到这么久的钱都还能要回来,真是太感谢你们了。”3月17日上午,桂东县沙田镇周江村等头组村民何畏霖从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手中领回772.1元生态效益林补偿金时十分激动。
10多年前的补偿金怎么现在才领到手?这事还得从2020年说起。
2020年6月2日,桂东县沙田镇纪委接到群众举报,反映该镇周江村等头组2006年以来的生态效益林补偿金一直没有到账问题。随后,沙田镇纪委立即组成核查组,通过查阅资料、入户走访等方式,对该问题线索进行了核查。
经查实,沙田镇周江村等头组31户132人共有81亩生态效益林,根据相关政策,该组村民按照承包面积每年可以享受一定的经济补偿。2006年至2019年期间,桂东县林业部门按照规定,将等头组的生态效益林补偿金11583元分15笔下拨到了沙田镇。县林业部门将补偿金下拨到沙田镇后,沙田镇财政所未按照规定发放到等头组农户的“一卡通”账户,而是直接将全组的生态效益林补偿金都打到了时任等头组组长何某的“一卡通”账户。
原来,按照《湖南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规定,生态效益林管护补助支出分为经济补偿和管理费,其中个人所有的经济补偿通过“一卡通”进行发放。2006年,等头组生态效益林面积因历史遗留问题未具体明确到各户,沙田镇财政所便将补偿金统一打入至等头组时任组长何某个人“一卡通”账户内,待面积细分到户后再由组长将补偿金分发给各户。然而,多年来等头组一直没有对生态效益林面积进行细分到户,镇里、村里也没有对此事进行处理。2010年以后,何某不再担任等头组组长,但一直到2019年,沙田镇财政所还是按照老方法将全组的生态效益林补偿金直接打到何某“一卡通”账户。
何某不担任组长后一直在外务工,“一卡通”存折一直由其妻子保管,直到2016年,何某回家后查看存折才发现多笔补偿金打入账户,何某也无法确定里面的钱是自己这一户的补偿金还是整个组里的,加之财政所、村里、组里也没有人问及此事,从而导致这些补偿金就一直“沉睡”在了何某“一卡通”账户里。
事情水落石出后,桂东县纪委监委对该笔涉案款进行了追缴,对沙田镇分管林业的镇领导以及沙田镇财政所所长进行了谈话提醒,并要求沙田镇及时处理等头组生态效益林面积细分到户问题。3月17日,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到沙田镇等头组对2006年至2019年的生态效益林补偿金进行了上门返还。
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进一步规范全县生态效益林补偿金的发放和管理,该县纪委县监委向该县自然资源局下发监察建议书,要求对全县发放生态效益林补偿金的“一卡通”账户进行核查,并督促全县各乡镇、各村对仍存在由个人“一卡通”账户领取全组生态效益林补偿金的类似情况进行清理整顿,确保全县生态效益林补偿金及时发放到位。
县自然资源局收到监察建议书后,认真开展整顿,对全县涉及的622.9亩集体生态效益林34043.15元补偿金以及涉及274户农户3163.3亩生态效益林222388.6元补偿金发放进行了规范。近年来,桂东县纪委县监委紧盯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突出对基层组织、基层干部的监督,严肃查处维护群众利益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对涉案款物做到应返尽返。2020年以来,该县共返还群众资金110.27万元,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桂东县纪委监委 郭奇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