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激活村级监督“一池春水”

村(社区)“两委”换届后,实现了“一肩挑”,面对新形势,如何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加强对村级小微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日前,新田县纪委监委围绕村级监督工作开展调研。今年以来,该县就如何破解基层监督难题,推出“一揽子”举措,打出激活村级监督“组合拳”。
“两联机制”搭好督导“连心桥”
“要盯紧盯牢村里的重大事项决策,看是否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是否有党员干部优亲厚友等行为……”在新隆镇临河村,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朱国斌正在查阅该村当月财务支出和会议记录,并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交流工作心得。作为第三片区的责任领导,每月到片区所辖的村子里巡一巡、督一督,这已经是朱国斌的工作常态。
“联片协作”机制成立以来,该县将12个乡镇纪委和13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划分为3个工作片区,每个片区下辖2个工作组,实行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质量共进、工作同促、捆绑考核,构建一体化监督网络,形成点、线、面的立体监督执纪体系。在“联片协作”的基础上,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开展“联点督导”,对负责联系的镇村开展一月一调度,建立起交叉检查、联合办信办案、观摩交流、集中管理等制度,县镇村三级联动擦亮村级监督“探头”。
“一份清单”织密履职“权责网”
走进新田县各行政村,村里张贴的小微权力运行图显得格外醒目。近年来,该县推出“一村一清单”工作机制,全面梳理村级权力事项,重点围绕村级“三重一大”事项、“三资”管理、工程建设、低保救助、涉农补贴资金发放、土地征收、宅基地审批等,梳理出村级事务工作事项、村级基层党务工作事项、便民服务工作事项三大类事项的30余项小微权力,制定乡村小微权力清单,界定实施主体权力边界,做到“清单之外再无权力”。
在“一村一清单”框架下,县纪委监委整合力量开展“照单检查”。去年以来,共督促落实87条复工复产“干货”政策,核查村级微腐败问题线索690条,深入2400余户农户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120余个,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广泛好评。
“一个平台”测出监督“晴雨表”
“2月份支付人工工资1600元,1-2月卫生费3100元,电费400元……”在牛塘村,村务监督委员们对2月份村务公开事项进行逐项审核。县纪委监委监督管理平台建成后,村里会每月按时把村务公开的情况上报至镇纪委,再由镇纪委汇总后上传。
该县纪委监委把村级监督事项纳入管理平台,根据不同内容按每周、每月、每季度、半年和全年分别进行报送,内容涵盖“四议两公开”执行情况、村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民生资金发放、使用和民生项目实施情况、村级“三资”管理情况、村级小微权力“四单一流程”运行情况等。县纪委监委、各乡镇纪委有的放矢开展实地走访、延伸检查等,对上报内容进行抽查核实,并强化督查结果运用,不断压紧压实村级监督职责。
“要聚焦农村,前移‘探头’,培养一批能监督、敢监督、真监督的人,激活村级监督‘一池春水’,护航乡村振兴……”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田县纪委监委 纪锋)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