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1331”工作体系促巡察质效双升

“经巡察了解,发现你单位存在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不到位的问题,部分干部经常迟到或未打卡且未履行请销假手续,干部出入国(境)情况记录不及时,现将有关问题移交给你单位进行立行立改,务必严肃对待,确保整改到位。”4月7日,市委第三巡察组就前期发现问题与被巡察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移交了组内第一个立行立改台账。
日前,津市市委第十轮“收官之巡”正式启动。自巡察工作启动以来,津市市委始终把政治巡察作为政治监督的有效手段,作为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有力抓手,坚持理念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全面构建“1331”工作体系,不断提升巡察工作质效。
完善“1套制度”,提升巡察规范性。以省委巡视办指导督导反馈意见整改为契机,针对指出的5方面31类问题,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按照“六有”整改标准,进一步细化49项整改举措,划分为9个责任部门逐条认领,确保每个问题都有责任领导、责任人和整改时限,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整改体系。巡察办先后建立健全了巡察工作与市纪委监委相关部门协调机制,规范了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工作,完善了巡察期间后勤保障等20余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我市巡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建立“3项机制”,提升监督精准性。巡前通报机制,巡察办向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公检法等相关部门发函,多方征集问题线索,第九轮巡前共收集涉及8家被巡察党组织信访件47件、38名党员干部违纪处理等情况,进一步拓宽了发现问题渠道。巡中会商机制,巡察期间实行“双周汇报+中期调度”制度。去年以来,共开展双周调度会7次,中期调度会3次,对有关问题线索进行研判把关,确保巡察方向不偏、重点不散。巡后联审机制,市委巡察机构、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对巡察整改情况进行联审联评,自第七轮巡察整改以来,共退回24家被巡察党组织整改方案40余次,其中针对第七轮巡察整改情况列出8张问题清单64个问题,反馈给被巡察党组织按要求进行再整改,坚决杜绝了巡而不改、文字整改、敷衍整改的现象。
组建“3个专班”,提升部门协同性。组建指挥作战专班,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不定期听取巡察组的情况汇报,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任务,进一步强化联系指导。组建督查考核专班,由市委巡察办联合市纪委监委干部监督检查室,每轮对巡察组日常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进一步增强纪律约束。组建整改落实专班,进一步压实立行立改整改举措,第九轮巡察对1家被巡察党组织立行立改整改不到位的情况写入了巡察报告,第八、九轮巡察15个立行立改台账资料,报送市纪委监委,强化对日常整改情况的跟踪督办。
打造“1支铁军”,提升队伍专业性。创新实行巡察“办组一体化”管理,去年以来,共举办巡察业务大讲堂6期,不定期开展业务知识竞讲、读书分享交流会,积极派员到上级巡察岗位“以干代训”,提升巡察干部过硬能力素质。同时,坚持把巡察作为发现、培养、锻炼干部的平台,对表现优秀符合条件的巡察干部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中优先考虑,去年以来,先后提拔重用了4名巡察干部,组织对抽调半年以上的33名巡察干部实施考核等次评定,连同巡察《抽调人员鉴定表》一并报送市委组织部,为选人用人提供了有效参考。(津市市委巡察办 王梓宁)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