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卫士手记】水沟通了,群众笑了

编辑:王城长 发表时间:2021-07-26 11:26 来源:三湘风纪网

  “感谢纪委领导的关心,我们又能回到以前‘水从门前过,鱼在脚下游’的日子啦……”日前,永州市新田县中山街道朝阳社区民主村臭水沟改建工程通过验收,看到清澈的水从门前流淌,村民们十分高兴。困扰该村多年的臭水沟问题得以解决,还得从2个月前的一次走访调研说起。

  “我就是来解决问题的,大家有什么困难可以说……”5月10日,新田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郑文欣来到民主村走访调研,深入群众中听民意、访民情。“郑书记,这里以前是一条小河,十分方便,后来由于日东河改道,埋在地底下的下水管道被堵,水排不出去,小河变成了臭水沟……”调研现场,民主村村支书邱东菊指着眼前一条200多米长的水沟向郑文欣介绍道。

  下水管道被堵,遭殃的是群众。村会计郑声宏说:“现在,我们看得到水,喝不到水,天晴也愁,下雨也愁。”原来,下水管道堵住后,水沟就成了藏污纳垢之地,周边的几十户住户都往水沟里排放废水,一到天晴,就散发出阵阵恶臭。水沟旁边还有近40亩的田地,由于无法排水,一下雨,田地里的庄稼就有被淹的危险。村民曾土翠反映,她种的庄稼今年就被淹了好几回。

  “我们也疏通过几次,可治标不治本……”民主村老支书马先云说,下水管道被埋进去五六米深,要想彻底把水排干净,就得掘开管道,重新修建。可是,村里没那么多资金,所以尽管村民意见很大,事情还是一拖再拖没得到彻底解决。

  群众的烦心事、堵心事,再困难也要想办法解决,了解事情的原委后,郑文欣当即找到了水利部门负责人,大家一起现场办公,忙着测量、计算,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案。“搞好水污分流,把污水引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把活水接入日东河,作灌溉用……”通过仔细论证,水利部门把民主村水沟改建工程立项纳入预算,投入19万元,立即动工实施,帮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

  “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着力点,通过实打实的举措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施工期间,郑文欣屡次到现场督导,在得知水沟改建完成后,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纪委书记现场办公解难题,是该县纪委监委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县纪委监委以“切口小、发力准、效果好”为标准,要求各乡镇纪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各级各部门广泛组织开展“学党史,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全力为群众解难题。同时,组织纪检监察干部进村入户摸排线索,收集产业发展、民生实事、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金点子”“好办法”,听民意、集民智、聚民心、汇民力,形成走访清单、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开展分析研判,逐一研究提出解决方案,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据了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该县纪检监察干部认领民生微实事140多件,手拉手结对帮扶群众解决实际问题90余个。

  “群众的笑脸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要始终把人民拥不拥护、赞不赞成、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站稳人民立场……”郑文欣表示,接下来,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持续关注民生“温度”,一件件地干,一锤锤地敲,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新田县纪委监委 何星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