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卫士手记】1年13个轮胎背后的“猫腻”

编辑:王城长 发表时间:2021-08-30 08:20 来源:三湘风纪网

  “小易,这是我刚收到的南县县委交叉巡察组移交的反映区法院干部涉嫌套取‘三公’经费的问题线索材料,你仔细看一下材料后,我们再讨论制定初核工作方案。”一上班,组长就给我安排了工作任务。

  “1年更换了13个轮胎?磨损率这么高吗?”“为什么更换的轮胎价格不一样?”……看着问题线索移送材料中的维修清单,我向组长提出了疑惑。

  “这不是正常的维修更换,600多元至1000多元不等的轮胎,质量不可能这么差,这中间绝对有‘猫腻’。”组长斩钉截铁地说。

  是汽修厂?是驾驶员?还是分管领导?这个责任究竟在谁?在仔细翻阅移送过来的线索资料后,组长决定在初核阶段,还是先找该问题线索所涉及到的两个汽修厂的老板进行调查。

  “是实际更换的,没有问题。”“这几次的维修都是在我们这里维修的,都是实际维修的项目……”通过与两位汽修厂老板谈话,我们的核查工作并没有取得实际的进展。

  “难道这辆公车真的损耗了这么多轮胎?是每天都会派车外出吗?”抱着怀疑的心态,我和组长利用开展日常监督的工作机会,详细了解了区法院公务用车的派车、用车、维修审批等情况。

  “公车改革之前,都是依照谁使用谁送修的原则,司机在用车过程中发现车辆故障,就由该司机直接联系定点维修的汽修厂进行送修并接车……”在掌握了该院公务车维修的流程后,组长决定将该问题线索突破的重点放在驾驶员卜某身上。

  “我是直接跟维修师傅说多开几个轮胎。我当时是想着,那段时间我经常加班,给自己搞点加班费。”“这些所有的维修单中,有5张维修单里属于虚报更换轮胎,都是我跟维修师傅说在结算单中写什么品牌的轮胎,维修师傅根据轮胎品牌的不同来填写价格。”

  可能是深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道理,进入谈话室不久,驾驶员卜某向我们如实交代了问题。经查,驾驶员卜某虚报更换轮胎9个,套取维修经费共计9740元,用于个人开支。最终,他因套取“三公”经费用于个人开支的错误行为被处分,违纪所得9740元予以追缴。

  该案了结后,我组利用干职工会议、警示教育大会、廉政党课等机会向被监督单位全体干部通报了此案件,要求各单位进一步规范公务用车使用、维修等的审批,进一步加强对公务用车使用管理的监督。(资阳区纪委监委 易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