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卫士手记】纪委书记上门“算账”

编辑:王城长 发表时间:2021-11-01 09:05 来源:三湘风纪网

  “感谢你们给我算清了这笔安心账,今天把字签了,把钱领了,事情也了了,我们准备带孙子去。”最近,常德市武陵区芙蓉街道高泗社区被拆迁户肖某华来到街道409征拆办公室,签完房屋补偿协议书后,脸上挂着喜悦的笑容,连忙向街道纪工委书记胡蓉表示感谢。事情还要从今年9月4日说起。这一天,肖某华的丈夫因为征拆资格和街道一名征拆人员在言语上有些冲突。胡蓉听到后,立马走上前安慰他们,“我是街道的纪工委书记,您先莫生气,我们坚持依法征拆和阳光征拆,一定会公平公正。”

  胡蓉了解到,原来,2019年底新河渠与护城河联通项目启动在即,项目涉及征地10亩,面临征拆的有28户,肖某华家是其中一户。涉及征拆的房屋是多年前她和妹妹一砖一瓦盖上去的,当时没有分开办房产证,后来,姐妹俩都已有了自己的家庭。按照武陵区自然资源局关于此项目安置资格“一事一议”会议内容,考虑到因原丹洲乡招商引资而形成的金洲小区拆迁安置方式,能提供购买宅基地手续的拆迁户,在完善相关安置资料的前提下,原则上一个宅基地给予一个原拆安置资格。因妹妹的相关安置资料无法完善,所以姐妹俩只能有一个享受安置资格。

  “不给我家两个原拆安置资格,就免谈!”街道征拆人员多次找到肖某华,但她态度强硬,每次都让他们都吃了“闭门羹”。负责肖某华这户的街道征拆人员,好不容易通过朋友联系上肖某华的儿子,他是在厦门某大学当老师。在儿子的劝说下,9月4日,她和丈夫来到街道,岂料又因安置资格问题而闹得不欢而散。

  项目不能停滞,矛盾还需化解。“政策讲透了,利弊分析清了,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支持。”带着这样的想法,从9月4日开始,胡蓉带着征拆人员上门七次,电话沟通超过20次。特别是10月8日,国庆节假日上班后第一天,下班之后,胡蓉和征拆人员再一次敲开了肖某华的门。

  “你莫来了,来了我也不会签。”肖某华显得不耐烦。

  “肖姐,这次我不是来做工作的,是来跟你算一算关于征拆方面的得失账的。”胡蓉笑着说。

  “那我听听,今天看你是算多还是算少?”眼瞅着肖某华思想上有些松动,胡蓉抓住时机,“你听我算啊,你现在房屋补偿款加安置资格总价是170万元,加上倒房奖5万元,买房后的购房补贴14.4万元,你家人的患病情况可向街道申请大病救助等等,这里加起来……”

  “200万元都没有,我还是划不来啊,不签!”没等胡蓉说完,肖某华面红耳赤,显得很激动。这时,胡蓉话锋一转,“如果您不签,到时候倒房奖没有,大病救助没有,这算下来直接经济损失的就是十几万元……”肖某华一听,皱了皱眉,陷入了片刻沉思……胡蓉凑上前去,拉着肖某华的手,“肖姐,你儿子国庆结婚了,马上就会生小孩,夫妻俩把钱领了,去带孙子,享享清福多好!”

  听到这里,肖某华眼睛有些泛红,“好吧,过几天我就去把字签了。”当晚9时许,秋凉意渐浓,胡蓉和征拆人员驾车回街道,内心确实暖暖的。10月14日,肖某华如约来到芙蓉街道409征拆办公室,于是就有了开头感谢的那一幕。(武陵区穿紫河纪工委 彭礼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