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卫士手记】“断桥”变成“连心桥”

编辑:陈碧 发表时间:2021-12-06 09:18 来源:三湘风纪网

  “老乡,有了新桥,现在生活方便了吧,你们还有什么建议跟我们反映吗?”11月22日,东安县纪委督查组来到紫溪市镇荷叶塘村走访群众,向村民收集“断桥”修建后的意见。

  “桥通了,我们高兴得很,大家还想摆上几桌庆贺,没有什么意见。”村民张世勇指着畅通无阻的新桥,开心地向督查组人员说道。

  然而,就在几个月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今年4月,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入村走访调研时意外遇到村民的“揪心事”。当时因连日大雨小河涨水,家住在河对岸的刘奶奶生病却无法出行,调研人员了解情况后赶到现场,帮助处理好老人的就医难题。原来,4组河面上的断桥迟迟得不到修缮,导致村民们晴天趁早走,雨天不敢走,为了安全只能绕道而行,遇上急事慌不择路,群众们苦不堪言。

  这座桥是上世纪90年代村民们筹资自建的一座水泥桥,也是荷叶塘村4组境内跨越紫水河、贯通南北的唯一要道。30年来,人来人往,寒暑更迭,这座小小的桥梁为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着极大的便利,村民们对这座桥也有着深厚的感情。然而在2017年7月的特大洪水中,桥体被大水严重冲垮,桥面坍塌了一半,这座便民桥便彻底成了断桥。由于此桥不是省级管养库里的桥梁,维修成本太大,村民们几次想集资修建,都因资金不够捉襟见肘、有心无力,致使这座桥断了4年。

  “桥断之后我们组被彻底分成了两边,田地在南边,林地在北边,车子不能过,农活不好干。一到下雨天,水涨上来有30多米深,老人和孩子根本不敢过……”当地群众纷纷反映,县纪委监委了解情况后决定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将“荷叶塘村4组断桥修建”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实事项目中,力争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质量将“断桥”修复,根除群众的“心病”。

  道路通才百业兴。断桥不仅阻断了村民的出路更阻挡了村民们奔富的脚步。要架通断桥,关键在解决资金问题,县纪委监委第一时间与紫溪市镇党委政府和荷叶塘村进行了沟通协商,积极牵头向相关职能部门争取断桥修建资金,最终筹集30万元作为4组断桥修建的专项资金。同时,为严格断桥修建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保证修建质量,县纪委监委对4组断桥的修建项目进行了全程跟踪与监督。

  架通“便民桥”,筑起“连心桥”。如今新架通的桥梁长达39.1米,高达4.5米,桥面净宽1.9米,新建了两个桥墩,还将在两侧安装铁链做成护栏。断桥换新桥,“堵心桥”变成“便民桥”,不仅一桥飞跃南北,还更加美观。远远望去,桥梁横跨紫水,清澈的水流自桥下蜿蜒而过,恬淡怡然。村民们走着、看着,喜不自胜的同时,计划着来年的种养,展望更加幸福的生活。这件为民利民工程的完成,架通的不仅是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的断桥,更是政府和百姓之间亲密的“连心桥”。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东安县纪委监委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工作要求,把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作为提升纪检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抓手,要求干部第一时间沉下去、走出去,深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广泛听取群众呼声,用心感受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凝心聚力将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去,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见效,让老百姓在追求民生幸福的路上,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截至目前,东安县纪委监委已列出民生实事计划6件,领导班子为民办实事清单22件,党员个人为民办实事清单134件,已全部完成。(东安县纪委 唐银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