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士手记】抽丝剥茧,企业的“心结”解了

“按照县纪委的建议,我们公司另行起诉,重新打赢了官司,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元,感谢你们!”信访人何某明手持判决书,对汝城县纪委监委的回访人员满怀感激。然而,就在几个月之前,这起合同纠纷案还是信访人何某明所在公司的一个“心结”。
前不久,何某明到汝城县纪委监委反映,县法院的办案法官执法违法,徇私枉法,导致他们公司损失了400多万元。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该问题线索交办到县纪委监委派驻县委政法委纪检监察组办理。派驻纪检监察组接访后发现,这是一起对判决不服的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属于业务外的问题。于是,县纪委监委将该问题线索移交至县人民检察院,导入司法监督程序,安排派驻县委政法委纪检监察组负责跟踪落实。
随后,派驻县委政法委纪检监察组会同县检察院相关部门对该案进行了联合监督,通过查阅案卷、依法审查办案程序和关键证据,认为信访人所在公司在上次诉讼中败诉的根本原因是他们举证不力,没有发现承办法官违反办案规定的证据。之后,县纪委监委对该信访问题进行了反馈,支持信访人何某明所在公司依法维权,向其提出重新收集证据、另行起诉的建议。
听了县纪委监委的反馈建议后,信访人何某明所在公司重新聘请了诉讼代理人,重新收集证据,依法向县人民法院起诉,之后历经一审、二审,依法维护了合法权益。
“打官司既要有法治思维,还要有法治手段,更要注重证据收集,否则就会多走弯路。”汝城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信访人何某明所在公司与彭某仁之间合同纠纷的依法解决,是纪委监委依法帮助企业纾难解困,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县纪委监委对每一个涉及营商环境的问题,都会逐一开展调查,逐一分析研判,逐一提出建议,逐一进行反馈,逐一进行跟踪,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复,为一方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注入纪检监察机关的智慧与力量。(汝城县纪委监委 范利民 朱满勤)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