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巡察一线】17年前的“包包账”被认可了

编辑:王城长 发表时间:2022-06-06 08:59 来源:三湘风纪网

  “17年来,我一直把这包账带在身边,现在能不能报到账我不在乎,只要组织认可我这17年前的账就可以了!”头发花白的原村主任唐某拿着一份用报纸密封的“包包账”,把它递到了巡察组组长的面前。

  今年4月,双牌县委开展了首轮村级巡察,县委第六巡察组进驻麻江镇黄江源村。得知消息后,唐某带着伴随他17年的“包包账”赶了过来。

  原来,2005年3月31日,当时麻江乡政府派出财政所、经管站对原欧湾村(现已合并到黄江源村)财务情况进行清算,这包账里所有的收支都已经村支两委、群众代表、理财小组人员核对、签字认可。

  “同志你好,这本账是2002年至2005年的财务情况,我当时担任村主任,村里3年的收入为11448元,支出为14487元。村里搞建设要买水管,我垫了3039元钱,一直没报到账。”说到这里,唐某有些哽咽:“现在的3000多元钱已经不值得一提,但是我还是希望能得到村里的认可,今天老支书和老会计都在,他们可以作证。”

  村里的老支书、会计纷纷点头,17年前清理后未报的账,其实就等于17年来村里赊欠的债务,唐某所受的委屈,两位老人心里清楚。

  核对无误后,巡察组立即要求村里将开支情况入账。但为什么3000多元的老账,为什么拖了17年不给入账呢?巡察组工作人员陷入了深思。

  其实,唐某的这种情况不是“个例”。不久,巡察组联络员又接到几个群众反映黄江源村拖欠他们款项长期未还的问题。

  巡察组带着疑惑找到了现任村党总支部书记。原来,黄江源村由3个村合并而成。3个村以前产生的部分开支未入村账进行监督管理,有些甚至是10多年前遗留的老债务。新上任的村干部频频被催账,逐渐产生了“新官不理旧账”的想法,也影响了党总支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于是,巡察组决定把清理村老旧欠款作为本次巡察的一个入手点,理清村级财务混乱现状,让村干部轻装上阵,全身心地投入到经济发展中去。

  4月23日,在巡察组的组织下,黄江源村召开了老旧债务清理工作协调会,20余名老村干部和部分群众到场,大家对各自长期未支付的开支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

  “经过核实、认可的债务必须入账,不能游离在外……”巡察组通过对老旧债务的清理,维护了群众的利益,理顺了财务混乱现状,保障了基层党组织的正常运行。目前,黄江源村依托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种植古巴雪茄100余亩,发展特色产业,党总支部逐渐凝心聚力,带领群众投入乡村振兴的干事创业氛围中去。(双牌县纪委监委 蒋三凤 肖艳姣 刘云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