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士手记】山区来了“小分队”

最近,寂静的山区今天显得格外热闹!原来是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纪委干部陈彦楚带着残疾等级评定工作人员为茅坳村的刘青秀老人现场办理残疾证。老人拉着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道:“党的政策真好,知道我们残疾人行动不方便,特意大老远跑来为我们办证,太感谢了……”
事情回到今年5月7日,虎形山瑶族乡纪委在茅坳村老屋场组开展“带着板凳进村”走访,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家拄着拐杖艰难地在家门口晒被子,引起了乡纪委干部的注意,几位干部随即上门与老人家拉起了家常。
老人家叫刘青秀,今年87岁,早年患有眼疾,因当地医疗条件差,耽误了治疗,导致病情恶化双目失明。“眼睛看不见后,一直是小儿子在照顾,只是行动不方便,连家务活都不能替他分担,更不用说赚生活费了。”老人的话语很平静,内心有些难受。
“家里条件这么差,为什么一直没有办理残疾证呢?”陈彦楚疑惑道。经村支部书记介绍才得知,刘青秀老伴去世后,小儿子为了照顾她,辞去了城里的工作,就近帮别人砍竹、砍树,做点手工活,挣点收入勉强保证日常生活开支。村干部也催过几次,要他们去县城办理证件,多少还能得到点补助,可是茅坳村老屋场组是隆回县最偏远的山区村之一,走出村到县里办证很不容易。
乡纪委书记周毅志了解到茅坳村残疾人办证难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向县残联、县民政局等单位进行了情况汇报、协商,并将相关情况向县纪委监委进行了专项报告。县纪委监委根据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专项治理工作机制,要求县残联进一步优化工作程序。5月18日,该乡联合县残联、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工作小分队,上门为老屋场组未进行评定的群众进行评定、登记,并送上慰问物资。当日,还为该村其他5名符合评残条件的群众一并进行了残疾等级评定,登记好办证信息,群众纷纷为小分队上门排忧解难的举措叫好。
近年来,隆回县纪委监委坚持开展“带着板凳进村”活动,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筛选出了社会保障、政策扶持、优亲厚友等6个群众关心或多发频发问题纳入共性问题整改,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专项治理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监督清单内容之一。截至目前,共督促相关部门整改完成民生领域突出问题447个,对15039个残疾人两项补贴对象进行了入户核对和信息采集,建立完善了“一户一档”,用接地气的工作作风助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了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源头清零。(隆回县纪委监委 张慧 周毅志 刘仕栋)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