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巡察联动擦亮革命旧址红色名片

“巡察组移交的立行立改问题,已销号清零。邀请你们再次到现场看看。”“围绕巡察组反馈的问题全面梳理,及时整改落实,以整改为契机推动工作高质量开展。下一步,我们计划在塔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军兵工厂旧址前面修建长度60多米的挡土墙和排水沟,积极打造红色小镇、廉政文化基地,建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永顺段)。” 5月11日,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与烈士陵园管理处(以下简称“管理处”)党支部书记杨勇主动联系到永顺县委第三巡察组,将巡察反馈问题立行立改结果进行当面反馈。
“全永山认定红军是贫苦农民的贴心人……”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一楼大厅内,一群学生认真听红领巾讲解员讲述“全永山父子四人舍家当红军”的故事;“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就要像红军战士一样,不怕困难、挑战苦难、战胜困难。”在纪念馆二楼教室里,湘西州委党校中青班学员在认真听老师讲党课;烈士陵园里,几十名党员瞻仰纪念碑、默哀鞠躬、重温入党誓词……红色资源“活起来”的背后,既有管理处党支部的担当作为,也离不开县委巡察整改的有力助推。
“把脉问诊”找问题 “对症下药”开良方
事情还得从不久前永顺十三届县委第二轮常规巡察说起。2022年4月11日,按照永顺县委巡察工作部署,县委第三巡察组进驻管理处党支部开展常规巡察。巡察组工作人员查阅资料,实地走访,了解到2019年成立至今3年多的管理处,基础工作开展地有声有色。革命旧址的保护、利用、传承,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巡察组工作人员在湘鄂川黔省委旧址(塔卧镇丁家院子)走访发现无线电台旧址吊脚楼下堆有废弃砖头等一些建筑垃圾。破损的砖头,看似小事,然而事关革命旧址保护细节。巡察组就此问题进行了解,并把此问题向管理处党支部进行移交,要求立行立改。
“4月25日,接到县委第三巡察组反馈的湘鄂川黔省委旧址卫生死角问题,管理处党支部高度重视,立即召开班子扩大会议,研究整改措施。支部委员们当天赴现场核查,组织工作人员在占地8000多平方米7处革命旧址内展开拉网式排查,建立问题台账,制订整改方案,责任到人。针对问题分类施策、精准发力,逐项整改、对账销号。”“巡察组进驻管理处以来,发现了问题,给予了中肯、指导性建议。我们举一反三,坚持跳出问题看问题,聚焦党风廉政、机制体制、安全生产等内容,坚持以巡促改、以巡促建。”杨勇表示。
强化责任落实 有序推进整改
4月27日-30日,管理处组织开展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环境整治、虫害防治活动及文物分类登记和纪念设施安全巡查等一系列活动,20余名干部职工齐上阵,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大家对省委旧址无线电台一楼堆放的砖头等施工废弃物进行了彻底清理;对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会、省军区、红四分校、省委党校等5处旧址的木房子进行虫害防治;纪念馆馆工作人员清理藏品文物119件,对旧址展陈文物进行分类登记造册237件。管理处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用巡察整改的自觉行动助推管理效能的提升,完善了安全巡查台账、内务管理等制度。今年4月以来,1多万游客走进塔卧镇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感受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巡察是‘政治体检’,不是‘手术’。通过有温度、有感情的巡察,推动问题解决,促进被巡察党组织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巡察的真正目的。”永顺县委第三巡察组组长彭辉说。“巡察质效好不好,关键看整改。此次巡察回访,我们欣喜地看到管理处党支部即知即改,立改立成。巡中交办、边巡边改,立行立改,扎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联动密织革命旧址防护网,擦亮旧址红色名片,推动改革、促进发展,让巡察工作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永顺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县委巡察办主任田超表示。据悉,这只是永顺县委开展巡察工作中发现问题立行立改成果的一个缩影。今年4月,县委组织三个巡察组对6个县直单位、3个乡镇开展常规巡察。截至目前,通过巡察发现问题,交办立行立改问题10个,8个问题已整改到位。(永顺县委巡察办 王芳)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