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专项监督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

湖南衡南紧盯关键环节
专项监督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
“田间渠道经过整改后,没有出现质量问题,乡亲们很满意。耕种条件好了,现在乡亲们种粮积极性都很高。”近日,在湖南省衡南县冠市镇梅盐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村党支部书记罗小忠高兴地对前来回访的县纪委监委专项监督组同志说。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国家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与农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如何保证“高标准”,如何严控廉政风险,建成后如何管好用好发挥实效?衡南县纪委监委近年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专项监督,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清廉工程”。
强化招投标监督,推动打造“阳光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面广、资金量大。为避免人情干扰项目建设,该县纪委监委紧盯立项规划、招标投标、建设资金拨付使用监管和项目验收考评等关键环节,强化全过程监督。其中,通过统一招投标、第三方评审打分等,保障招投标公开、公平、公正。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出台《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不准”》,明确廉洁纪律要求,压实乡镇、村组的监管责任,把住资金拨付关、工程验收关。
加强质量监督,推动打造“精品工程”。驻县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牵头,从发改、财政等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建2个项目巡查督查组,深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一线监督,发现工程建设质量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加强监管。去年以来,共开展巡查督查13次,督促整改问题5个。
强化管护监督,推动打造“满意工程”。项目建成后的维护管理不到位,极易导致高标准农田作用发挥不明显甚至损毁,损害农民群众利益。为解决“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衡南县纪委监委推动相关主体责任单位建立管护机制,督促出台建后管护办法,“县统筹、镇主管、村管护”,层层签订管护责任书,确保每块田、每条路、每个机井管护到人。项目竣工验收后,统一公开公示农田建设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管护主体等信息,接受群众监督,确保项目实施效果让群众满意。
“我们将以高质量的监督护航粮食生产,确保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落地。”衡南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运营维护情况开展督查,让好政策发挥出大效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