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县纪委健全干部交流机制构建和谐干部队伍

近两年来,新宁县纪委健全干部交流机制,加大干部交流工作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和执纪能力建设,提高了机关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打造出一支“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工作上吃得苦”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具体做法是:
一是建章立制,确定交流原则。县纪委充分调研形成了干部交流工作机制,经报请县委同意,以县委名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纪检监察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的意见》,对纪检监察干部交流作了明确规定:县纪委领导班子成员在同一班子任职五年以上的应进行交流,满10年的必须交流,并加强机关一般干部交流,工作成绩突出的予以提拔重用,每年交流的领导干部及一般干部2名以上。县直单位纪检组长(纪委书记)不从本部门、本单位产生,须交流任职,工作五年以上的应进行交流,使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交流和任职回避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二是突出重点,拓宽交流渠道。首先是实行异地交流。为打破狭隘的地域观念,自2007年以来,全县18个乡镇的18名纪委书记均实行了异地交流。其次是实行上下交流。对长期在机关工作、缺乏基层锻炼或长期在基层工作、缺乏较高层次岗位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实行上下交流任职或挂职交流。两年来,交流纪委常委、正、副室主任三名,分别担任正、副局长和乡长,交流出1名一般干部担任镇纪委书记,先后从县财政局、商务局选调了两名财务工作经验丰富的副局长和正科级干部骨干担任委室主任,从县检察院选调一名办案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从事执法监察工作,从乡镇选调一名干部从事办公室文秘工作。再次是实行轮岗交流。创新“两线工作办法”,在实行委局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制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干部力量,统一划分预防腐败和惩治腐败两线,预防腐败线主要负责反腐倡廉宣教、源头上预防腐败,惩治腐败线主要负责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分线考核,严格奖惩,实现了责、权、利的有机统一。全委局干部轮岗15人,轮岗面达55.6%,其中室主任轮岗6人,轮岗面达到66.7%。
三是严格管理,增强交流实效。首先是跟踪考察。县纪委干部室在建立纪检监察干部档案的基础上,重新创建了交流干部档案,对交流干部的工作情况进行跟踪考察,认真掌握干部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履行新岗位的能力、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对表现突出的交流干部优先提拔、优先使用。其次是搞好服务。对交流干部的住房问题、子女入学等问题,组织上积极出面解决,保证交流干部生活安心、工作舒心。再次是严肃纪律。按照有利于班子建设、有利于干部成长、有利于工作开展的原则,在确定干部轮岗交流时,必须经委局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不准个人或少数人指定交流对象,杜绝以交流为名使政绩平平的干部“异地”为官或者以交流为名排斥异己的现象,让能干事的有岗位、肯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激励竞争的用人机制。(赵满红)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