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转变作风突出"三抓"推动专项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为了有效推动“专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进一步发展,保靖县积极转变干部作风,突出“三抓”,效果明显。截至目前,全年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117件,其中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1518起,成功1493件,调解成功率为98.35%;司法调解307起,调解成功299件;治安调解134起,调解成功123件;联动调解158起,调解成功132件;全年共防止民转刑12件,防止群众性械斗10件,防止群体性上访6件,防止非正常死亡4件。全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呈现出了“ 一般纠纷不出村、较大纠纷不出乡(镇),大纠纷不激化”的和谐社会新景象。
抓组织网络建设,构建新型“三调联动”阵地
一是专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和依托,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有效整合三大调解资源,实现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种调解方式的有机结合,彻底改掉了长期以来由司法行政独家依靠“田头、地头、嘴头”等传统“三头”小调解方式,创造完善了由党委政府领导、司法行政机关牵头、有关部门参与、全社会协同作战的“大调解”机制。
二是纵向建立县、乡、村三级联防联调组织,负责抓好本级民事纠纷调解工作,横向建立邻县、邻乡、邻村三级联调组织,负责调解跨县、乡、村纠纷。
三是结合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加强了调委会建设,将一大批公道正派、有群众威性、热心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员选配到调委会,从而形成了以人民调解为龙头,以村调委会和纠纷调解员、纠纷信息员、法制宣传员为基础的调解组织网络。全县每个村组都落实了基层信息员,确保矛盾纠纷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的发现、化解。今年共建立各类调解组织219个,配齐调解员420人。
四是加强硬件建设。各乡镇安排了专门的办公室,添置了办公用品,做到了各项制度、标牌上墙,大大地改善了工作条件。
抓责任落实,构建“第一责任人”格局
狠抓责任落实。坚持矛盾纠纷一月一排查,一月一分析,对排查出来的各类矛盾纠纷进行分类建档,明确责任领导、限期办结。坚持对重点地域、重点人员的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隐患,分析情况,研究对策,重点防控,严防升级激化,形成了“层层有事抓、事事有人管”的排查调解工作格局。
坚持领导亲自抓。按照“一个矛盾、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要求,落实矛盾纠纷调处责任制度,强化调处责任落实,实行“谁家孩子谁家抱”,把矛盾解决在乡镇、村组一级,解决在萌芽状态。
抓制度建设,健全四个长效机制
建立工作责任制度。按照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成员包户的模式建立防控网络,村调委会对当地发生的纠纷及可能发生纠纷的苗头、隐患,深入进行排查,及时调解,做到信息畅通,情况明了,并定时上报。
建全矛盾纠纷月排查分析例会联治制度。要求每月定期召开例会,听取前个月的治安状况、纠纷调处情况报告;排查出可能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分析新情况、新特点、新动向;交流纠纷调解经验,安排下一步工作。
实行包案调处制度。将每起纠纷具体落实到专人身上,实行“三定”、“三包”,即定牵头领导、定责任人、定办结时限,包调处、包跟踪、包反馈。
坚持边界矛盾纠纷联防联调机制。全县16个乡镇中有15个乡镇与外(省市)县市接壤,社情复杂,矛盾隐患较多,各乡镇抓住边界矛盾纠纷联防联调联治不放松,经常与接边乡镇共同排查化解边界矛盾纠纷,研究工作对策,确保了边界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如毛沟镇不仅与花垣县、重庆市秀山县的四个接边乡镇签订了边界联防联调协议,还与本县的3个接边乡镇签订了边界纠纷联防联调协议;普戎镇、清水坪镇也分别与龙山县、永顺县和龙山县、重庆市秀山县的接边乡镇签订了边界联防联调协议。(江世炎 向梅 彭亮 )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