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涟源市:突出农村“三资”管理,抓实“三湘护农”行动

编辑:贺大豪 发表时间:2023-11-15 09:03 来源:湖南日报

        11月14日,漫步涟源市斗笠山镇熊家村的旅游公路,花园庭院、休闲廊亭、主题文化墙等错落有致,道路周边稻米、百合、黄桃、紫皮花生等特色产业兴盛,描绘出一幅新时代“乡村美景图”。

  “得益于‘三湘护农’行动,抓牢、抓实农村集体‘三资’问题整治,我们进一步规范管理,把资金用在刀刃上,有效助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村党总支书记周义祥笑着说,“以前的贫困村,已经变成产业兴旺、乡村和美的幸福新农村。”

  站位高,方向明。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规范管理和运营,是维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合法权益、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关键问题,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涟源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治,作为“三湘护农”专项行动的重要一环,同时,聚焦惠农补贴资金、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涉农项目资金审批分配等方面,开展清理及整治。通过建立“澄清底数,找准问题,分类处置”的闭环推进机制,努力实现“固本增收”目标,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措施硬,举措实。制定出台《涟源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明确治理内容和工作目标,成立专项治理工作协调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将专项整治纳入村(社区)巡察的内容,对被巡察的乡镇(街道)所辖村(社区)实行全覆盖巡察。成立20个乡镇交叉检查组,采取乡镇交换查的方式,对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进行核查。查出“三资”管理问题353个,涉及金额1443.86万元,全部下发交办函给各乡镇,要求对标对表、立行立改。针对问题“零报送”及排查问题明显偏少的村(社区),采取市级重点核查和聘请第三方查的方式,调取重点村的财务凭证,集中力量查摆问题。共核查出“三资”方面六大类问题475个,涉及金额2199.83万元。开展“解剖麻雀式”专项检查。组建以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为组长,从农业、农经、自然资源等部门抽调专业人员和高级专业人员组成驻场工作组。选取马头山村作为样本,对该村近6年来的账簿凭证,以及征地拆迁数据、土地承包数据、家庭成员数据等进行大数据分析,了解村集体主要经济业务及财务控制制度,通过开展“解剖麻雀式”调查,找出病症,对症下药,示范、指导全市工作开展。抓实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凡是涉及村集体重大经济事项、集体“三资”使用和收益分配的,都要依法履行民主程序,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强化村集体收入管理,坚持收支两条线,杜绝坐收坐支、体外循环。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购买和处置、资源发包转让,必须履行“四议两公开”程序,不断提高村级事务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整体水平。

  办法多,后劲足。坚持“看得见、有效益、可持续、能带富”标准,用活用好集体经济收益。立足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积极探索村党支部领办、龙头企业带动、资产资源入股、村企联建等合作型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摸排整合闲置村级党群服务中心(门面)、土地、山塘、荒山等集体资产,采取闲置资产集体转租、承包、入股等方式,变闲置资源为增收“活水”,充分发挥闲置资产效能,全方位整合村内各类可利用资源,实现集体、农户和第三方共赢增收。(周 俊  刘五洋  曾爱求)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