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桂阳:“三治”抓实清廉乡村建设

编辑:向富利 贺大豪 发表时间:2024-01-08 16:51 来源:三湘风纪

“村里新修订的村规民约,‘约’出了文明新风、邻里和谐、勤俭节约。”刚刚举办完婚庆喜事的桂阳县正和镇正和村村民李刚文对此颇有感触,“随贺礼最高不超过100元,宴请招待最高不超过30桌……大家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拒绝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很不错。”

这是桂阳县清廉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桂阳县通过文化德治、村民自治、干群共治,推动清廉乡村建设走深走实。

以“文化德治” 弘扬清正民风

走进正和镇极乐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口墙绘的“德、仁、礼、孝”“清正廉洁”等内容,格外引人注目,让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孝廉文化的熏陶。

“随处可见的廉洁文化,时刻都在提醒我们要慎独慎微,绷紧纪律这根弦,勤勤恳恳工作,清清白白做人。”极乐村党支部总书记陈本学有感而发。

倡廉于有形,润物于无声。在舂陵江镇政府大院、办公楼走廊,以“勤廉崇廉”为主题的文化宣传栏,吸引不少人驻足观看;在欧阳海镇和敖泉镇的村村寨寨,以清风亭、议事厅、廉洁文化墙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建设清廉阵地,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近年来,桂阳县大力推进廉洁文化进乡村建设,深入挖掘乡村红色资源、文化遗产、村规民约中的廉洁文化元素,让广大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廉洁文化的滋养。

以“村民自治” 凝聚强大合力

民事民治,让村民当主人翁,通过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不断凝聚乡村治理合力,这桂阳县推进清廉乡村建设有力抓手。

近日,在敖泉镇光路村光路组党群议事亭里,一场村民议事会正在召开。

“村内道路即将进场施工,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吗?”“村内各项涉及使用资金的事务,财务要做好监管。”光路村村干部朱志明通报了近期村里即将开展的各项工作,由村民一起“说事、议事、主事”,村里的大小事变成村民的家务事。

桂阳县引导各村建立村规民约,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的作用,探索“积分制”“清单制”等基层民主监督机制,进一步激发广大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不断加强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意识,形成“大家事大家管”的良好氛围。

以“干群共治” 提升监督质效

“以前村组项目建设资金只是公布一个大项目,我们看不懂,如今有了具体明细,比如河沙、水泥用了多少,真正让老百姓清楚村里的钱是怎么用的......”黄沙坪街道羊角村村民讲述道。

在清廉乡村建设中,桂阳县纪委监委加强对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的监督,由村里把收支财务帐“晒”出来。经整改后,村民可以看到项目资金明细,让大家心里都清楚项目资金一分一厘的去处,也消除了干群之间的猜疑。

此前,羊角村务监督委员会在“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对该村2020年以来的惠农补贴资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等进行自查自纠时,发现项目资金公布没有明细、集体经济合同不规范等问题,从而导致村民与村组干部之间产生了一些猜疑。

黄沙坪街道纪工委督促羊角村对在建和待建项目公布项目资金明细,查漏补缺,举一反三。该村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干群共治”,监督质效明显提高,干群关系也更加和谐了。

近年来,桂阳县扎实开展清廉乡村建设,全县373个行政村(社区)均选齐配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委员。县纪委监委统筹谋划、乡镇纪委靠前督促指导、村务监督委员会主动作为,围绕村干部作风、惠民惠农政策落实、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让村级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杨庆 陈嘉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