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监督助力移风易俗 引领社会新风正气

“开车坚决不喝酒,封建迷信不参与。不拨是非不造谣,不滋事端不偷盗……”这是浏阳市大围山镇白沙村依据村规民约编制的脍炙人口的快板节目,将移风易俗理念“打”入人心。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近年来,浏阳市纪委监委立足清廉浏阳建设,把推进移风易俗、涵养和培育文明乡风作为清廉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聚焦主体责任,紧盯重点领域,抓好“关键少数”,让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在长沙市印发《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后,浏阳市纪委监委聚焦主体责任,迅速行动,牵头撰写了《浏阳市殡葬改革工作监督调研情况报告》,促推全市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工作推进会召开,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加强日常监督,推动相关部门出台制度规定,对群众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进行指导和监督,同步规范殡葬等机构服务行为,形成工作合力。
市农业农村局结合浏阳实际,印发了本级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指导乡镇街道成立乡村振兴议事会,进一步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完善村规民约等;市民政局组织交叉检查组,深入全市乡镇、村(社区)开展移风易俗督查调研……全市各部门多措并举,积极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移风易俗,推动形成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等新风尚。
浏阳市纪委监委还督促各乡镇街道、市直单位重点抓好针对党员干部婚丧事宜报备、执行情况的纪律约束。全市纪检监察组织,通过实地调研、明察暗访等方式,抽查党员干部执行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有关规定的情况,对违反相关规定的的依纪依规进行严肃查处,近五年来,共查处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及其他事宜的党员干部22人,形成了有力震慑。
前不久,一场庄重简朴的集体生日宴在柏加镇渡头村举行,为村上60岁、70岁、80岁的8位老人过起了别开生面的生日会。“随着移风易俗理念的深入,老百姓的思想意识提高了。大操大办的少了,低调文明的多了。铺张浪费的少了,勤俭节约的多了。”谈及移风易俗带来的变化,柏加镇渡头村村民杨明辉感叹道。
移风易俗是浏阳市清廉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该市不断抓实移风易俗工作,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弘扬了文明新风尚。在2023年长沙市“移风易俗齐参与乡风文明促振兴”专题宣传暨先进典型表彰活动中,浏阳共有7个先进基层单位和个人榜上有名。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推进移风易俗,要从党员干部抓起。浏阳市纪委监委不断强化对党员干部的宣传教育,在全市形成了廉荣贪耻、尚俭戒奢的良好氛围。
在抓好党员干部关键少数的同时,注重发挥他们的引领效应,浏阳市纪委监委督促依托该市的“三长制”工作,通过3余万名党员链接起全市40余万户家庭,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践行者、引领者、宣传者。
移风易俗关乎党风政风民风,重在久久为功。“下一步,我们将推动相关职能部门积极纠治歪风陋习,持续强化监督检查,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督促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好。”浏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浏阳市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