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南县:升学不摆酒 村规民约“约”出文明新风

编辑:方可 发表时间:2024-07-18 15:49 来源:三湘风纪

“考上大学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有仪式感的庆祝方式也有很多,不一定要大操大办,‘劳神’又费钱。”近日,南县华阁镇天然港村红白理事会宣讲员耐心向高考考生家长倡导文明庆贺升学。

“以前高考录取后,家长们都会摆升学宴,自从制定了村规民约后,酒席少了、人情轻了,省心又省事。”天然港村党总支书记张唐云说,为了扭转不良风气,天然港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要求党员、村干部带头抵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今年以来,该村劝阻操办红白喜事8起,为村民节约经费26万余元。

南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乡镇纪委和村级纪检监察员的“前哨”监督作用,对乡村移风易俗工作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及时掌握红白理事会工作开展、村规民约制定执行等情况。目前,全县166个村(社区)全部按程序选举产生了红白理事会,对红白事明确规范,做到跟踪监督服务一条龙。经过集中整治、积极引导,曾经好面子、比阔气的“旧民俗”,被勤俭节约的“新风气”所取代。

近日,该县中鱼口镇五福村村民老冯乔迁新居,前来贺喜的亲戚朋友络绎不绝。新房前,没有烟花鞭炮,却只有一捆捆系着喜带的“木柴”。说起农村贺礼的新变化,老冯感慨,以前村里只要有人办喜事,村民都会提着烟花爆竹来燃放贺喜;现在村里办喜事,村民都拿着“橙子”“梯子”“木柴”等象征吉祥如意的物品来贺喜。这样的新变化,让村民之间的“礼尚往来”变得更有意义。

移风易俗,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紧盯重点人、重点事、重要时间节点,县、乡、村同向发力,对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情况从严监督,以优良党风政风带社风促民风。此外,该县纪委监委用好“软办法”激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全县各村组把良好习俗写进村规民约,通过开展“文化惠民廉润人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使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移风易俗工作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我们将继续推进移风易俗与清廉乡村建设相结合,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以风俗之变破陈规陋习,让文明新风植根内心。”南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南县纪委监委 姜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