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激活村级监督“哨兵” 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报账单上显示村里垃圾池建设每个预算为2300元,需消耗水泥砖110块,但根据我平日里的观察,有部分垃圾池建设应该没用这么多砖,且建设预算也有虚高的现象……”今年4月,江华瑶族自治县蔚竹口乡村纪检委员小刘在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查时,发现了一张“问题”报账单,他随即立即向乡纪委报告。
经查,问题属实,该村党支部书记曾某某、副支书赵某某违反工作纪律,在2023年村级垃圾池项目建设过程中,对项目存在的整体价格虚高等问题,验收审核把关不力。最终,曾某某、赵某某两人均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虚报的1.3万元工程款也已全部追回。
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基层监督新路径,结合清廉乡村建设,在全县319个村选优配强村级纪检委员,实行村纪检委员、廉情监督员和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三合一”管理任职,充分发挥村级监督组织“监督员、信息员、宣传员”作用,对村务公开、工程项目建设、惠民富农政策落实、党员干部作风情况等方面进行监督,进一步激活基层监督网络“神经末梢”。
为让村纪检委员更好履行监督职责,该县纪委监委针对农村“微腐败”表现形式和案例特点,全面排查村级“小微权力”运行存在的廉政风险点,重点围绕“人、财、物”三个关键,梳理制定村务决策、“三资”管理、民生保障等24项村级“小微权力”事项清单,同时制定《村级基层监督组织建设实施细则》《村级基层监督组织履职清单》等文件,逐条列出村级纪检委员承担的职责,让村级监督更加精准。今年以来,全县村级纪检委员共开展监督390次,上报问题线索37条,解决问题164个。
“身边有一双眼睛时刻盯着,‘微权力’就不敢随意任性。”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结合村级监督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村级监督机制,不断为村级纪检委员赋能、充电,提高履职能力,让他们真正成为基层监督的“前哨”、发现问题的尖兵。(潘玉山 蒋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