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士手记】过去的“老大难”成了现在的“香饽饽”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安乡县安全乡董家垱村,阡陌纵横的高标准农田里,农户们忙着开展冬闲田翻耕、杂草清理、集中育苗等系列农事活动,为全年粮食生产开好局、起好步夯实基础。
而去年有一段时间,灌溉难的问题让欣旺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登财有点犯愁。“田修得挺好,租金也合适,就是沟渠水流少,灌溉难的问题还是存在。”去年4月,安乡县纪委监委联合督导组到各村轮流开展监督、走访群众,在董家垱村,刘登财向督导组说出了自己的烦恼。
收到群众诉求后,督导组与村干部现场查看,了解到缺水的原因是设计时未能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现有的2座泵站无法满足实际用水需求。县纪委监委迅速就该问题向县农业农村局进行督办,使用项目建设的结余资金新建3座泵站,确保供水能力满足需求。同时,督促县农业农村局举一反三,对全县200余座泵站使用情况进行实地勘察,针对15座泵站存在的无法正常使用等问题立行立改。
“现在灌溉方便多了,去年我自己选种的优势稻种,每亩稻谷产量提升了50公斤。” 刘登财向前来回访的纪检干部反馈道,“机械化、规模化作业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亩均成本下降了100至120块,现在我每亩可以增收200多块钱。”
其实,像刘登财这样的种植大户并不是个例,仅在董家垱村,就有不少承包百亩以上土地的大户。“看到我们高标准农田种植成本低、效益好,有更多的农户想要参与承包,我自己也想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对于未来,刘登财信心十足。
自2023年10月起,安乡县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通过“小田改大田”等举措,全力推动农田建设向更高标准迈进。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发挥“室组乡”片区协作优势,统筹县乡监督力量,实行联动监督、一体发力,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招投标程序、资金来源及使用、工程质量、纪律作风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全流程监督。自该县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来,县纪委监委通过监督检查、督促自清自查,已累计发现相关问题62个,督促职能部门逐一制定整改措施并立行立改,全力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
据悉,当前该县还有2.8万亩高标准农田正在建设中,将在今年4月完工,同时县纪委监委也将坚持运用“室组乡”联动监督模式,持续跟进监督、督办整改,确保群众切实享受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成果。“以往难以流转的土地,建成高标准农田后,吸引力明显增长,土地租金大幅上涨至每亩600元,过去的‘老大难’成了现在的‘香饽饽’,农民土地流转租金每年提高了20万元以上。”董家垱村党总支书记孙水霞介绍道。(安乡县纪委监委 杨文木)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