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监督推动解决群众用水难题

“以前要走几里路挑水喝,现在打开水龙头就有水了!”近日,耒阳市仁义镇罗渡村村民黄绍仁说起家里通上自来水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24年以来,耒阳市纪委监委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将农村供水保障难题列为重点整治清单。市水利局迅速响应,组建专班对全市农村供水情况展开“地毯式”排查。
经过摸排发现,仁义镇罗渡村十九组地处半山腰,长期以来,村民生产生活用水主要依赖山泉水。每到干旱季节,水源枯竭、水量锐减,村民不得不往返数公里挑水度日。
为解决这一难题,市水利局组织技术骨干实地勘察,并与仁义镇党委政府、罗渡村“两委”反复研讨,结合当地地质条件和水源分布,最终确定“后山打横井+净化处理”的解决方案。施工团队克服山体坚硬、运输困难等挑战,仅用3个月时间便完成360米横井开凿、净化池和蓄水池建设,同步铺设1.2公里输水管网,彻底结束了村民靠天吃水的历史。
有水喝只是起点,喝好水才是目标。耒阳市纪委监委以“嵌入式”监督压实属地政府主体责任和职能部门监管责任,推动建立“源头到龙头”的全链条水质监管体系。在水源地设立警示牌、拉起防护网,定期巡查清理,从源头守护水质纯净。针对水质不佳区域,采取预处理、深度处理等措施,有效去除水中杂质。同时,加密水质检测频次,对原水、出厂水、末梢水进行“三重把关”,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针对净化、消毒设备老化的水厂,量身定制“一厂一策”整改方案,投入专项资金对滤池进行升级改造,更换新型消毒设备并加装药剂精准投放计量泵。据悉,自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耒阳市已完成65处农村饮水工程改造升级,新增及改造农村供水管网42.7公里,农村自来水覆盖新增6.9万余人。(耒阳市纪委监委 曾慧娟 李国栋)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