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监督助力群众“家门口”就业

近日,在慈利县就业服务中心“慈利家政”零工市场,市民李大姐正与工作人员亲切交流。通过“一对一”的专属服务,短短半小时,几份合适的岗位就“新鲜出炉”。
“真是太惊喜了!”李大姐向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连连称赞,“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的,工作人员一看我的信息,很快就推荐了几个离家比较近的活儿,这既省心又省力!”
类似于李大姐这样的便捷体验,是县纪委监委监督服务民生的结果。此前,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在一线监督时发现,部分企业反映“因厂家接单时间上有差异,临时很难招工”等问题,同时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部门又收集到“许多务工人员因既想照顾家庭、又想择近就业,很难有匹配的工作”。针对群众就业和企业用工“两头堵”的难点,县纪委监委立即将“解决群众‘家门口’就业难”问题列入“为民办实事”清单,会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建专项调研组,共同谋划对策,形成“纪委监督、部门监管”的工作格局。
为推动这一问题得到快速解决,县纪委监委明确由负责该片区的班子成员牵头抓总,统筹党风政风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力量,跟进监督助力打造“慈利家政”零工市场平台建设,确保实现“精准推岗、廉洁供岗”。今年来,督促发布岗位信息1.75万余条,受理求职登记5540余人次,达成意向协议2897人,切实让“零工找活有门路”、“企业用人有渠道”。
县纪委监委相关纪检监察组织负责人介绍:“就业平台搭建后,还需在保障政策落实、提升服务效率上持续发力,才能真正惠及群众。”
在抓好实事办理的基础上,县纪委监委坚持举一反三,紧盯就业项目审批、专项资金去向等强化监督,制发《工作提示函》,督促就业部门开展全面清查,自查自纠突出问题13个,监督推动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工作提示》等一批制度机制,从源头上进一步规范工作。同时,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监督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约谈提醒5人次。
如今,“慈利家政”零工市场的热闹场景与节节攀升的就业数据,充分折射出“群众有求、监督必应”的效果,真正实现了群众“顾家”与“就业”不再两难。(杨玥妙楠)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