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廉政并蒂花开

最近,湘西自治州纪委、监察局荣获“湖南省文明单位”称号,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成为近年来全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市州级纪检监察机关。据统计,2008年来,机关获得全州“四个文明和社会建设目标管理一等奖”等17个奖项。
文明、廉政,花开并蒂。文明单位测评标准是反映一个单位整体发展水平和形象最权威,同时也是最严格的一杆标尺。在硬件和软件建设上是有较高要求的。州纪委、州监察局能够全面达标,凝聚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的智慧和汗水。
抓硬件,文明创建上演前奏
走进一个机关,这个单位的文明程度、精神面貌是可以从其所具备的硬件设施和工作氛围上感觉出来的。
为了打造靓丽机关,彻底改善办公环境,州纪委在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和洁化“五化”上下功夫,机关面貌得到突破性的改观。
州纪委在机关内建立了文明创建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了创建规划,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了文明创建5年规划,将文明创建目标任务层层分解。投资近800万元新建了一栋办公大楼,对办公环境进行了美化,种植了花草,购置了新办公桌椅,给每位干部配备了电脑,添置了一些办公设备,建立了文体娱乐活动室。州纪委把开展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作为文明创建的重要载体和对外联系交流的重要窗口,组织开展了接力赛跑、拔河比赛、儿童迎奥运趣味体育等活动,组织开展了迎奥运全州纪检监察机关第二届“廉政杯”篮球赛,充分展示了全州纪检监察干部团结和谐、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
硬件上来了,纪检干部有了一个可以干事业和干好事业的平台,同时也有了一个温暖和谐的精神家园,为文明创建展开了一个美丽的序曲。
抓软件 文明创建登上台阶
文明创建的主体是人,也就是州纪委的全体干部。
创建文明机关,首先是要着力提高人的素质。州纪委建立了严谨的学习制度。学习中心组每季度学习一次,机关每月学习一次。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先后邀请省纪委和州委讲师团、团结报社、州委党校的专家和老师来机关讲授业务知识和政策理论课,组织机关干部85人次参加了中央纪委和省纪委举办的集中培训。投入学习资金10万余元,每年为干部职工订阅10多种200份党报党刊等学习资料,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至目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占州纪委总人数的 95%,在职干部正在参加研究生班函授学习读研究生的有6人。州纪委常委班子带头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经常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等理论研讨活动,2008年,班子成员在中央、省级刊物上发表理论调研文章10多篇,其中州委常委、州纪委书记王超祥同志所撰写的《论反腐倡廉建设以人为本》被省纪委选送到中央纪委参加优秀论文评选。机关干部在州以上报刊杂志发表理论文章20篇,在中央纪委、省纪委发表信息和宣传报道80多条(篇),优秀理论文章《突出民族特色、建设廉政文化》等一批创新成果得到省纪委充分肯定。
学以致用,他们还有计划地安排机关年轻干部到案件、纠风、执法监察等办案一线室参与办案,从乡镇、县市和州直单位抽调一批干部到单位实践锻炼,跟班学习。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在锻炼中提高。今年1月初,州纪委全员办案,对180余起50万元以上公职人员非法集资款项来源进行了调查甄别,仅用一个多月,全部办结,累计清理涉案金额2.4亿元。
一大批年轻干部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成熟。 2008年,机关竞争上岗中,5名年轻同志走上县处级干部岗位。最近两年,2名领导干部提拔担任副州级领导。每年机关还向外交流干部2名以上,整个干部队伍形成了培养、使用、交流的良性循环。
用制度管理机关干部,让机关干部按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制定和完善的《常委生活会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等31项制度专印成册,发放到干部手中学习执行。每年修订完善机关工作目标管理内容,提出以室为单位年内至少1个方面工作有创新等10多项具体指标,每个月完成的任务,每月一登记,每季一集中讲评,年终进行总结评比。对目标完成、服务基层、工作创新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奖励先进。州纪委制作了党务知识宣传橱窗和党员“三卡”管理栏、政务公开栏和党员学习栏;建立党员责任岗位,将每个党员的职责制成标牌放置办公桌上,使各个党员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
州纪委机关党委书记周宏珍,巾帼不让须眉,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不顾年龄大身体弱,坚持上下班制度,并且经常加班加点,从未休过公休假,机关党建、建整扶贫、综治等工作连续获得州里表彰。副处级纪检监察员向治花,50多岁了,从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在仅1个人工作的情况下,任劳任怨,接待来访群众100多次200多人,处理来信260余起,办信访简报8期,报送信访调研文章9篇,收集处级干部是否参与集资登记备案2600余人,接听有关集资举报电话上千次,有参考价值记录90多次。像她们一样,在州纪委还有很多很多干部职工,在工作中默默奉献,在默默奉献中实现价值。今年初,在全州反腐败工作会上,州纪委对机关四个室进行了通报表彰。
抓反腐倡廉,文明创建频闪亮点
做好本职工作是对文明单位的基本要求,把本职工作做出彩、做出特色则是对文明单位的高层次要求。把文明创建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具体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反腐倡廉保护我州经济发展,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可以说是近些年来州纪委颇具创新意义的工作,也可以说是最大的特色和亮点。
2008年7月25日,广西一游客到州纪委投诉,反映吉首市城管局建设监察大队三名协管员在吉首火车站对投诉人进行20元罚款,且不给任何票据。州纪委工作人员马上进行调查核实后,当即清退了罚款,并责成吉首市有关方面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增多。州纪委主动介入,在参与中监督,在监督中参与。2008年3月,泸溪银辉锰业有限责任公司反映工程建设多次受到居民阻工。通过调查,施工放炮影响居民房屋,该县房地产业管理局在鉴定、评估、协调处理矛盾纠纷过程中,履职不力,造成当地居民多次群体性阻工,该局主要领导受到纪律处分和州纪委通报批评。
通过各种渠道接受群众投诉,2008年共办结投诉96件,查处涉及经济发展环境典型案件6件,给予10人党纪政纪处分。2008年6月12日,张家界市旅行社郭某驾车在凤凰县与当地一个体货车相刮,造成轻微交通事故,在事故处理中,郭某遭打。该县沱江派出所协调处理郭某被打事件时,郭某方有人用手机在值班室拍照,值班民警以强制的手段制止投诉方用手机拍摄办案过程,发生争夺,导致手机摔砸在地被踩坏,之后也没有做耐心的解释说服工作。接到投诉后,州纪委及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督办,对该县交警大队三名干警分别给予行政记过和行政警告处分,对该县交警大队主要领导等有关责任人进行了诫勉谈话,并将“6.12”事件及查处结果通报全州。
规范执法行为,维护群众根本利益。2008年4月21日,龙山县工商局车管所在收取营运车辆管理费时,与一农用车司机发生暴力冲突,农用车司机被当场打晕,州纪委立即对粗暴执法事件进行严肃处理, 责成赔偿受害人医药费等,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纪律处分,建议经济处罚、调离岗位和辞退处理。
加强对州委重大决策措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积极监督检查有关部门推进“治锰”、“禁钒”,受理、办结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13起,处分党员干部24人,让湘西的水更蓝,山更绿。2008年以来,州纪委参加查处重大安全事故7起,推进行政问责,严肃查处了一批事故背后隐藏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如对 “8.13”凤凰堤溪大桥坍塌事故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了责任追究,一批人员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2008年来,清退教育乱收费违纪违规资金185.67万元,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让利患者3100多万元。查纠损害农民土地权益问题156个,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积极开展“纳税人评机关”、“湘西行风热线”、行风评议星级管理等工作,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坚决惩治腐败来维护发展, 2008年,共处分违纪党员干部448人,其中县处级干部8人,挽回经济损失4100多万元。
惩治不是目的,州纪委积极探索构建预防腐败体系,努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在党员干部中加强从政道德教育,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环境。州纪委先后举办了“扶贫司令”彭楚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福吉,全国纪检监察先进工作者刘明祥,身残志坚的吉首市残联主席赵小琼,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田蕊,勤政廉政、富民强州优秀领导干部等19名反映州内领导干部和纪检监察干 部先进事迹的巡回报告会。
富有成效的文明创建活动给州纪委、监察局带来了勃勃生机,也带来了荣誉、自信和陶醉。但同时他们也更清醒:省级文明单位只是攀登新高峰的起点。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