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官村”与“爱莲文化”
□ 肖祥华 张明知
说起我国北宋文学家、哲学家、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脍炙人口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描绘了莲花的清高、秀洁而又脱离尘俗,寄托了周敦颐清正廉洁、不受俗世污染的理想品格。而在广西桂林,周敦颐后裔繁衍生息所铸造的“百年清官村”,目前则鲜为人知了。
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周敦颐后裔周启运从湖南道州迁徙到桂林灵川江头洲,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在明清以后至民国初期的200多年时间里,周氏后裔先后共出现秀才200多人,举人31人,进士8人,庶吉士7人,出仕为官者200多人,其中五品以上官员37人。所任官职上至代办两江总督、布政使、按察使,下至知府、知县等,任职地方遍布全国各省,形成了宗传数代的入仕传统,故有“父子进士”、“父子庶吉士”、“父子翰林”的佳话,有“一门两进士”、“三代庶吉士”、“四代四举人”、“五代五知县”的美谈。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江头洲周氏子弟承袭先祖周敦颐的理学文化,崇尚儒学,为官者均以清正廉洁为根本,爱民惠民,未发现一例贪官。多数官员在其任上均有所建树,当地百姓有口皆碑。周敦颐后裔无形之中铸成了“百年清官村”,令人惊叹。
秉承先祖周敦颐创建的理学精髓,周氏后裔周启运创立了《周氏家训》,80句共320个字。其中,“六德、六行、从小诲教”,“祛邪传儒、立身厚道、尊老爱幼”,“贵谷务本”,“衣食俭朴”,“增知博学”,“仁慈隐恻”,“与人为善”,“报国务民”,“奉莲指教”等,用以规范后人,立身处世,成为“爱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爱莲文化”的精髓概括起来就是“真诚、和谐、积德、行善、奉献”。“真诚”是指待人处事接物要真心诚意。“和谐”是指温柔敦厚、谦让协调的人际关系构成的和谐社会和人文环境。“积德”是指积德行,布德政,讲道德,施德泽,以德治家,以德育人。“行善”是指做善事,行善举。“奉献”是指廉洁奉公、尽职尽责的社会责任感和为国为民、公而忘私的牺牲精神。这些标准和要求为江头洲周氏家族后裔的清廉仕途和爱民勤政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由于周氏家族后裔崇尚尊教育才的科举道路,具备了读书上进、当官为民和求学报国的高尚道德修养,故为官者均能清正廉洁、爱民惠民。例如举人出身的周履谦,在任四川6县知县和简州知州、顺庆同知期间,积极传播农业技能,大力减轻农民税役,常以“贪一文断子绝孙,冤百姓男盗女娼”自律。死于梁山县任所时,“内无余帛,外无盈财”。当地百姓感其恩德,自筹旅资,不远万里,将其灵柩从四川送回广西老家安葬。罗江县百姓还为其立祠塑像,门上刻有对联“官民鱼水情深,功德永传千史”,横批“廉政爱民”。再如解元、进士、庶吉士出身,“桂林十大才子”之一的周冠,为官清廉,其妻因病殁于故里,周冠竟身无分文,其学生戴洪池等人集钱购买棺材一口方将师母埋葬于故里。同时,他爱民如子,铁面无私,在任汝宁知府4年间,“赆以千金,不受”,断案700余起,无一冤狱。因查处杀害胞兄一家七口的真凶,而被民众赞为“青天”。他还乐善好施,在河南中州大饥荒中,捐薪施药,救活百姓两千余人,被民众称为“救命大夫”。离任后,当地民众怀其功德,立“去思碑”30余处。
悠悠江头洲,百年清官村。周敦颐不仅造就了“爱莲文化”,而且使其桂林后裔铸就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清官村”,它对于收集和发掘我国廉政文化资源及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