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乡镇干部应具有“布衣”精神

编辑:高蓝 发表时间:2016-10-18 10:31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陈志刚

  “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馀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在《晏子春秋》里面指衣服;在《史记》里面,指的是平民的身份;在唐朝,就是指出身于平民的这样一种知识分子,这种知识分子恐怕还不是出身很贫寒的,就是说他没有做过官,而且他受到了一种良好的教育。

  “布衣”精神,其一是要“心怀百姓”。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中曰:“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春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这句话的大意是:清冷的月光照在盛菰米的盘中,照在亲如家人的老妈妈举盘的手上,历历如画,诗人李白与平常百姓有着一片深情。

  《战国策》又曰:“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赵威后认为“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邪?”;“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赵威后这种“民为本”,“君为末”的观点和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是一致的。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能)载舟,水则覆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辛弃疾说:“民者,国之根本,而贪浊之吏迫使为盗”。可见“民本”思想在中国源既远,流又长。

  在今天看来,就是指要有把老百姓放在自己的心里,把社会放在自己的心里这种思想;就是指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实惠不实惠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作为衡量工作好与坏的唯一标准。我们必须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决策的基础,把群众的需要作为工作的导向。

  但时至今日,我们身边有不少人,在工作中,却常常颠倒群众同自己的关系,或高高在上、一派老爷作风;或华而不实,坐而论道;或忽悠百姓,做表面文章,谋求虚面政绩;或作风漂浮,欺上瞒下,不讲真话、不道实情,漠视民意。长此下去,我们终将背离衣食父母而去,终将断送党的事业。

  在国家实施“十二五发展纲要”开局之际,我们党之所以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大走访活动,就是要我们明白一个道理:“群众是党和政府的衣食父母,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就是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心存感念的对待群众、心齐气顺的对待工作,要同广大困难群众结成亲戚,要成为群众的“娘家人”。

  早在一千多年前,唐太宗就深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处处以百姓为重,为百姓着想,最终开创了“贞观盛世”。古人能够如此,难道我们这些工人阶级的先进份子,我们这些党员干部就不能做到吗?我们不能做高高在上的“老爷”,要做水中鱼儿式的干部、要做水中冲锋舟式的干部;要心怀百姓,要经常同群众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疾苦,掌握他们的所需、所盼;要凝聚他们的人心,要把他们紧紧团结在我们党的周围,成为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坚强后盾。

  “布衣”精神,其二是要“以天下为己任”。

  桓宽的《言铁论》里记载:禹、稷自布衣,思天下有不得其所者,若己推而纳之沟中,故起而佐尧,平治水土,教民稼穑。其自任天下如此其重也,岂云食禄以养妻子而已乎?夫食万人之力者,蒙其忧,任其劳。一人失职,一官不治,皆公卿之累也。故君子之仕,行其义,非乐其势也”。这句的意思是:禹、稷来自平民,他们感到天下有的人不得温饱,就如同自己把他们推到水沟里一样难受,所以他们起来帮助禹尧平治水土,教老百姓耕种。他们把治理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并且是这样地重视它,怎么能说拿份俸禄,仅仅是为了养活妻室儿女呢?受万人供养的人,应该分担大家的忧虑,分担百姓的劳苦。有一个人流离失所,有一个官吏办事不力,这都是公卿大臣的职责。所以君子做官,是为了推行仁义,而不是贪图官人那种权势;享受朝廷俸禄,是为了培养贤才,而不是私有那份财富。其实,这就是古人告诫后人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布衣”精神,我们这些受万人供养的人,应该要分担大家的忧虑、分担百姓的劳苦。

  儒家的始祖孔子本身就是布衣,他一生追求自己的理想就是恢复周礼。在那个时候,他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但是围绕这个理想,他一生没有放弃,始终坚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一种很坚定的人生观,用现在的话说这是一种很坚定的政治信仰。子贡问他“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就是说,如果有人能做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百姓,这样的人怎么样呢?这样的人是不是做到仁了呢?孔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意思是何止是仁啊,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圣人了。可见他把“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看的有多么重要。这种“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就是今天我们党提倡的“舍己为民”精神。

  《论语》札记之十中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领导一个很大的地方,就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而取信于民。提倡要敬事,并要爱护他们。从儒家经典的创始人孔子来看,他本身的人生观就是以社会、天下为已任的人生观。当今社会的这种以天下为已任的“布衣”精神,已经演变成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今天,我们党开展“大走访活动”,就是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心国家、关心民生,把“国事、民生”做为个人的人生理想,作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方面;就是以“治假、治浮、治庸、治懒、治散、治奢”为重点,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大力改进党风、政风;就是要求我们在开展大走访过程中,扎实解决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保障民生、改善民计、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要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把这次活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更重要的是要把“大走访活动”作为自己人生生活体验的一种尝试、一种经历,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境界。

  布衣精神,其三是要“为天下人排忧解难”。

  《战国策》中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天下之士什么是最值得尊敬的?就是要为人排忧解难,但是要一无所取。如果你要点什么东西,就变成买卖了。这句话是最为准确的表达出布衣之士所崇尚的颂扬坚持正义,解人危难,不计报酬的高尚品德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为天下人排忧解难的一种责任,而不是作为自己的一种利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古代,“布衣精神”提倡乐解危济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在自己最潦倒的时期念念不忘的却是天下布衣。

  《战国策》的《赵威后问齐使》中曰:“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次话其大意是:於陵子仲上不能对国君有所帮助,下不能治理好家庭,对外又不能联络诸侯,修好邦交。对于这样带头不给国家做事的人,为什么还不杀掉?

  社会发展到当代,古人那种为天下人排忧解难的精神,就是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今天,我们身边开展的“万名干部百乡千村大走访”活动,就是创先争优活动的一种新载体,就是一次基层情况的大调查、一次干群关系的大融合、一次党员干部的大教育;活动的目的就是倡导我们党员、干部做新时期的“布衣”,重拾过去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布衣”精神;倡导我们要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和群众工作的亮点;要把大走访活动,切切实实变成群众满意的活动、让群众得实惠的活动。在工作中,要处处为群众着想,时时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倡导我们在大走访中,带着感情下去、带着资金下去、带着炊具下去、带着寝具下去,察民情、讲政策、解难题、办实事;主动上门为群众解难题,解决他们在生活中、在发展致富等方面存在的难题,教会他们一门以上致富技术、帮助他们创办一个以上经济实体、协助他们完成一些急需办成的公益事业,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有心人、暖心人”,让群众与干部的关系更密切、让群众的生活更幸福,做一名合格的“布衣”。更何况,是人民在发薪水养活我们,难道我们就不应该为他们付出些什么?不应具有新时期“布衣”精神吗?(据衡阳党建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