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安危话监察
西汉景帝时,发生了一件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冤案。御史大夫晁错为了巩固汉朝的江山,力主削藩,因而得罪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地方诸侯王。诸侯王们打着“清君侧”的旗号群起反叛,景帝为了平息叛乱,答应叛王们的要求,处死了晁错。
其中还有一个小细节:晁错直到临死都没察觉自己是在赴刑场,因为被骗说是到市中巡查,所以直到被斩时身上穿的还是朝服。这个细节说明,他是被当做交易筹码出卖的。
整个事件牵涉到多方面的利益,各方纠缠争斗,都面临生死安危的抉择。
太常袁盎是当事一方。他任太常之前,曾经被朝廷派出做吴国国相。当时吴王刘濞已经是地方上非常强大的势力,反叛迹象十分明显。朝廷派袁盎为吴国国相,显然他有监察吴国的任务。赴任之前,他侄子袁种说:“吴王骄横已非一日,如果您到那里认真履行职责,吴王或者上书对您诬告,或者会直接将您杀害。保住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日日饮酒,替吴王隐瞒不法。”为了保住自己,袁盎如侄子所说不理政事,并禀报朝廷说,吴王遵守法令,无谋反企图。吴王非常高兴,给了袁盎许多金钱作为报答。
身为御史大夫的晁错,对袁盎的失职严加纠察,袁盎被免为庶人。吴王联合其他六国举兵造反后,晁错打算严审袁盎,了解吴王的叛变计划。袁盎得知此事,意识到使自己安全的唯一方法,就是置晁错于死地。于是他托人传话给景帝,说吴楚七国之所以起兵,正是因为晁错削藩的主张。只要杀了晁错,七国之乱就会不压自平。
晁错是当事的另一方。他深得景帝宠信,令许多朝臣不满;力主削藩,又引来藩国仇恨,也处在生死险境之中。他的父亲问:“你主张削藩,使得皇家骨肉疏远,朝廷大臣怨恨,究竟为什么?”晁错回答:“不这样,天子不尊,宗庙不安。”这话听起来冠冕堂皇,其实后面也隐藏着他寻求自身安全的意图。晁错认为,只要天子独尊,国家稳定,自己就会安然无恙。
景帝是当事的第三方。作为皇帝,他自然不愿意看到地方势力一天天强大,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因此,他选择重用晁错。但七国之乱发生后,面对诸侯王“清君侧”的叫嚣,面对袁盎等人蛊惑,他也相信,只要杀了晁错就会天下太平。在朝廷安全与晁错性命之间,他选择了前者。
吴楚七国是当事的第四方。他们的根本利益,是保证自己封国政治地位的提高和经济上的自主,与中央分庭抗礼。晁错是他们达到目的的障碍,一旦这个障碍消除了,他们只会在既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决不会罢手收兵。所以,当景帝杀了晁错后,派人到吴国下诏,吴王刘濞说:“我已为东帝,接谁的诏旨?”
在生死紧要关头,袁盎的选择自私自利,手段也十分卑劣;吴王掀起叛乱,分裂国家,都不值一提。倒是晁错、景帝的选择,值得我们思考。晁错把自身安危寄托在皇帝身上,事实证明这种选择并没能有效地保护他。在皇帝眼里,江山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但即使是出于对江山的考虑,景帝的选择也错了。七国之乱平定后,一个名叫邓公的人批评景帝说:“晁错担心诸侯强大无法控制,所以力主削藩,使国家得万世之利。但是计划刚开始执行,您就杀害了他。这样做是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景帝也表示同意。
景帝的错误选择,是他对自己以前正确方针的一次动摇。就是这次动摇,令自私者全身、爱国者丧命、野心家嚣张。亦可见,国家最高权力的执掌者,明辨形势,坚定不移地支持、保护国家忠臣是多么重要。(梁满仓)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