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周的幸运
编辑:高蓝
发表时间:2013-01-18 11:14
来源:学习时报
分享
邓忠强
纵观华夏神州,人杰地灵,代代有才,然而在古代皇权专制下,人才不得志的现象比比皆是。唐代的青年才俊马周(601―648年)在走上政坛之前,开始也是很不如意的。
就像今天的许多北漂族一样,马周这个山东汉子(博州茌平县人)一路餐风宿露,“西漂”到人才济济的长安,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为国家干一番大事。无奈他一无政治靠山,二无显赫家世,三无财势后援,到了京城,囊中羞涩,举目无亲,穷困潦倒,心里很有一些“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惆怅。
然而,马周毕竟是幸运的。贞观五年,他投奔到中郎将常何门下做了门客,不久,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使他脱颖而出,一跃而为唐初政坛上的一颗璀璨新星。
说来也巧,当时,唐太宗李世民命令文武百官上书谈论治国得失,要求写出几条具体意见。这可难坏了武将常何,他回家对马周讲了这事儿。不料马周对此早已胸有成竹,便对常何陈述了二十多条应办的事(“陈便宜二十余事”)。常何虚心纳言,就依马周说的,写好奏章送给太宗。太宗一看,非常高兴,这些建议有根有据,“事皆合旨”,很是符合自己的心意。但太宗又奇怪了,常何平时并不谙熟为政之道,怎么转眼之间有如此惊人的才能?就拿奏章里写的意见问他,常何是个老实人,便说了老实话:“我哪有这本事提出这些奏议?这都是臣的家客马周教我这样说的……”太宗听后十分惊喜,当即下令:朕要马上见见这个马周!
可是,派去召见马周进宫的人去了,好半天还未回来。太宗等不及了,又派人去催。派的人回答说“就来”,但还是不见人影,太宗又叫人去催。如此一连四次,马周才从容进宫。《贞观政要》说,“(马周)未至间,凡四度遣使催促”,可见李世民之求贤若渴,不亚于刘备的三顾茅庐。等到马周谒见时,太宗又向他咨询国事,两人相谈甚欢,十分投机。太宗非常赏识马周,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便立即安排他到掌管机要的门下省任职,不到一年,又授予他监察御史之职,后来加官至中书舍人。再到后来,贞观十八年,马周已升迁为中书令并太子左庶子,也就是当上了当朝宰相和皇太子李治的老师,成为了唐帝国的栋梁之臣。
马周就这么平步青云了,这似乎带有某种戏剧性。假如他的顶头上司常何是个嫉贤妒能之辈,抱着“武大郎开店”的心态,排斥能力超过自己的下属,那马周就“命交华盖欲何求”了。幸而常何为人正直诚实,不虚美,不冒功,不但不将下属的功劳贪为己有,而且说真话,讲实情,具有扬人之善、成人之美的品德,才使得马周这匹千里马从槽枥间呼啸而出。尤其值得庆幸的是,马周得到了最高领导者的垂青。通常情况下,马周式的人才都是默默无闻的角色,没有机会显山露水,如果不是碰到李世民这种独具慧眼、善于识才任贤的领导人,那种“领导出名,人才埋名”的现象就不可避免。
其实,在封建君主专制条件下,人才英杰们的幸与不幸,很难预料。领导人或者兴趣所至,大举提拔一个地位低下的人,这样的事儿也不少见。但因为常常不是因才能引进,而是因情而进,领导人跟着感觉走,以自己的好恶喜怒作为用人取向,这样上去的人未必都是英杰,倒是十之八九地幸运了庸才,因为庸才总比英才更周圆更可爱。然而,唐太宗之看重马周,绝非心血来潮,一时兴起,他深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因此他通过对马周的“零距离”接触和考察,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所以,就不问出身、资历、背景、关系等因素,破格提拔,大胆使用。唐太宗提拔重用马周,固然是马周的幸运,但得英才而助之,又何尝不是唐太宗的幸事?
事实证明,马周在后来的工作中显示出非凡的才能。贞观十一年,他上了一道奏折,这就是著名的《陈时政疏》。里面讲了几个观点:一是节俭治国,力戒奢侈;二是关心百姓苦乐,宽徭减赋,不可横征暴敛;三是重视刺史、县令等地方官的选拔任用,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四是以隋亡为鉴,重视历史经验教训。
马周的上疏,切中时弊,言之有物,他针对当时政治上的种种弊端和隐患,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解决办法,表现出一个政治家清醒的洞察力和远见卓识。唐太宗阅后“称善久之”,更加敬佩他的治国方略。后来毛泽东读了这个《陈时政疏》,高度赞赏其为“贾生《治安策》以后第一奇文”,绝非那些“纸上空谈”的东西可以相比。
贫贱出身的马周,能够由幕后走到前台,由一介草民而至卿相,如鱼得水地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这正应了唐太宗所说的“何代无才,但患遗而不知耳”。马周被提拔的传奇故事,对我们今天的干部选拔仍有借鉴意义。我们不妨学一学常何光明磊落的作风,看一看唐太宗识才用才的胸襟和眼界,但愿今日马周式的人才能够比古人马周更幸运,更有作为,更有成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