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一份珍贵遗产──“补丁精神”
毛泽东生前用过的衣被以其“补丁摞补丁”而著称于世。他用的一条毛巾被有44块补丁。记得法新社在报道中国纪念毛泽东逝世20周年时,曾经专门提到在武汉举办的一次展览,展出毛泽东生前用过的一百多件日常用品,“其中包括一件穿过很长时间,已补过73次的睡衣”,从而表达了法国人对毛泽东这种“补丁精神”的崇敬之意。
毛泽东生前对自己的用品不到不能用的时候,总舍不得丢掉,衣被如此,鞋袜如此,杯盏亦如此,他当国家主席多年,“虽有丝麻,无弃菅蒯”,居高位而依然自觉地保持节俭的传统,在节俭方面,他不愧是中国人民、中国农民的儿子!是亿万人们的楷模。
诚然,领导人民闹革命,求解放,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现在搞改革开放,也是为了进一步摆脱落后与贫困,走向富裕强盛。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大有提高,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百姓,穿得好一点,舒服一点儿是无可厚非的。如果是勤劳致富,生财有道,居家豪华一些也在情理之中。何况,作为发展中大国的公民,穿戴整齐,亦关国格。毛泽东当年也是在家居独处时才使用补丁多的衣被。
问题在于,现在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的现象在社会上盛行,已成为腐败问题得以藏身和蔓延的温床。比如,媒体曾经披露某地级市的书记和市长搞“豪华办公”,各自独占6间办公室;某市为书记和市长设置专用电梯;海口市一座装修豪华、功能齐全的公共厕所,每人次收费达288元等等,老百姓对这类奢华真是痛心疾首。
米千粒,酒一滴;蚕千头,绢一尺。现在全国十几亿人们丰衣足食来之不易。毛泽东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不敢浪费一针一线。事业上的大气魄与生活中的小补丁,同在一个人身上,这种统一与和谐是一种品格,一种境界的生动写照。如果一脱贫,刚有温饱,就不再节俭,就披金戴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甚至夜夜“关公”,“烧”得昏头昏脑,就超前消费应留给子孙后代的有限的能源,这样的人,这样的民族,怎能超越他人,怎能强盛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鉴此,毛泽东补丁摞补丁的衣被是我们一份珍贵的遗产,多想想这可贵的“补丁精神”,我们的心中就会警钟长鸣,就会节约能源为子孙,从而增强反腐倡廉的决心和智慧,并振奋强国富民的精神。(湖南永兴县纪委 李贵德)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