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两袖的况钟
况钟是明朝中叶人,他生活简朴,不拿不贪,曾有诗云:“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这是他一生的写照。
对于百姓来说,况钟的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特别是《十五贯》一剧在华夏大地广为流传后,人人都知道那个断案如神的青天大老爷就是况钟,他曾任苏州知府。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历来繁华富庶。因为地方好,不光是名人雅士、墨客骚人前去游览的多;一些朝廷命官也时不时前去览胜。还有那些主办织造的太监,往来于沿江沿海的卫所军官,地方的乡宦豪富,统统都是得罪不起的主儿。因此这里赋税繁重,官吏奸贪,百姓困苦,不少老百姓甚至选择背离本土去别处谋生。逃民“接踵而去,不复再怀乡土”。所以做苏州的百姓苦,做苏州的知府难。
宣宗皇帝对况钟比较器重。上任前,宣宗皇帝朱瞻基不仅设宴为他饯行,还特别给予“敕书”,特许他直接向皇上选送奏章,规定他“凡公差官员人等,有违法害民者”,可立即“提人解京”法办。──宣宗皇帝算是给了他一点特权。
况钟到达苏州上任后,他不但为官清廉,而且惩治腐败有自己独到的手法。他知道那些贪官污吏都十分狡猾。于是他故意装扮成一个愚蠢无知的庸碌官僚姿态。刚到任时,他有意不把皇帝的“敕书”亮出来了。属官和府吏报来的材料,他都一切照准。下属们都认为来了一个糊涂官,继续胡作非为。有个时任苏州通判的官员更是玩忽职守,甚至欺侮况钟。况钟却装聋作哑,不予计较。
但这些人没想到的是,他们所干的坏事,况钟都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一个月后,况钟忽然下令:府衙属官和府吏全部到大堂听审。当人员到齐后,况钟仪表威严,懔然升堂,当众大声宣布:某一天某官员在某一件事上受贿多少,某一天某官员在某一件事上受贿多少。同时况钟还亮出了皇帝的“敕书”。满堂官员都大惊失色,这才知道原先况钟对他们放任自由,是欲擒故纵。但事已至此,也只好一一低头认罪。况钟当众处死了六个贪污不法的胥吏。随后又对苏州府管辖下的官吏进行考核,“出贪墨者五人,庸懦者十余人。郡中不寒而栗”。经过这番整治,属下的官吏再不敢胡作非为了。
况钟的前任知府对讼案累年不决,很多囚犯都死在了监狱里。况钟到任后,立即着手处理积案。当时,苏州府管辖七个县。况钟逐县逐县去审问案件,不到一年,他走遍了七个县,对1120余名重囚全部进行了审理,依法作出了判决。况钟为老百姓申了冤,雪了恨,都说他是包龙图再生。
据史料记载,况钟在治理苏州十三年的时间里,“内署肃然,无铺设华糜物”,餐桌上也只是一肉一蔬。况钟任职十三年间,三次离任三次留任,替苏州百姓办了不少实事。明正统七年(1442年)12月,况钟因积劳成疾,卒于任上,享年六十。(湖南永兴县纪委 李贵德)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