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让纳言之风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编辑:刘学先 发表时间:2016-10-18 10:31 来源:三湘风纪网

     7月29日,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一项决策是不是顺民心,一个政策是不是合民意,一名干部是不是孚民望,关键要听群众说,请群众评,决不能以个人的判断代替群众的判断,以个人的感知代替群众的感知。近段时间,省委常委们多次深入到基层一线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党员干部意见,特别是听取低保户、农民工、下岗工人、待业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的意见,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1000多条。我们在归纳综合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这每一条意见就是一份期盼、一份嘱托,更是一份信任、一份压力。有的意见以前提过但一直未能解决,有的问题曾经解决又重新出现,有的提得还很尖锐、很直接。有常委同志说,听到这些意见,当场就有脸红出汗的感觉,并表示,群众的意见建议、愿望诉求,就是我们改进工作、改进作风的一面“镜子”,一条“鞭子”。我们只有真正把群众的意见当成主人的意见,把群众的诉求当成亲人的诉求,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才不会流于形式、流于走过场。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这是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从民心向背决定王朝盛衰的历史事实中得出来的结论。为了顺应民心,历史上一些开明的统治者很注意上下疏通,民情上达,以制定适合民心民意的政策。

     商代特别是到盘庚统治时期,统治者对顺民心的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如《尚书·盘庚》篇说“罔不惟民之承”,就是要无不顺承人民的心理和意见去办事。“视民利用迁”,就是根据民利迁都迁邑。说明商统治者在实际行动上也注意顺应民心。西周统治者在坚持天命观的前提下,强调顺应民心,提出了“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认为既要尊重天命,又要顺应民心,才能维持其统治。这比简单的天命观当然要进步得多。值得注意的是,西周时期曾直接或间接采取了一些调查民意的措施。如周统治者认为诗可以言志,可以论功颂德,可以止僻防邪,可以刺过。西周设置采诗官,到全国各地采风,将收集到的诗歌报告太师,天子则“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

     姜尚是齐国的第一任诸侯王,即位之初,就注意采取顺应民心的政策,“因其俗,简其礼,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反映了姜尚顺应民心的政策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而当时鲁国的伯禽却是“变其俗,革其礼”,就是改变当地的风俗和礼制,循规蹈矩,推行固有的周礼,结果其发展的步伐远远落在齐国后面。难怪周公将两国的施政方针作了对比后发出了如此的感慨:“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

    《管子》主张统治者施政立法应当“顺民心”,“量民力”,从民所欲。因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统治者只有顺应民心,才能得到民众的支持。在《管子》看来,法令对治理国家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只有顺乎民心的法令,才能为民众所拥护,才能行得通。“令顺民心,则威令行。 ”同时,统治者制定的法律还必须与民众智力相适应,“智者知之,愚者不知,不可以教民;巧者能之,拙者不能,不可以使民。 ”法无论是对智者、巧者或愚者、拙者来说,都要明白易知,便于他们掌握和运用。《管子》认为,“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虽有汤、武之德,复合于市人之言。是以明君顺人心,安情性,而发于众心之所聚,是以令出而不稽,刑设而不用。先王善与民为一体,与民为一体则是以国守国,以民守民也。 ”就是说,作为整体来看的民众是最聪明的。因此,即使像商汤、周武王那样的英明君主也要听从民众的意见,行事都从民众共同关心的角度出发,推行符合于民众心愿的政策。只有顺应民心,国家才能得到有效地治理。如果政顺民心,就可以使民心与君心保持一致,如果政逆民心,民众必然与君主离心离德。在这种情况下,君主即使拥有广袤的土地,众多的人民也不得安宁。《管子》举例说:“《泰誓》曰:‘纣有臣亿万人,亦有亿万之心;武王有臣三千而一心。’故纣以亿万之心亡,武王以一心存。故有国之君,苟不能同人心,一国威,齐士义,通上之治以为下法,则虽有广地众民,犹不能以为安也。 ” 

     战国时期的孟子认为,统治者能否得到或保有天下的关键即在于能否得到民众的拥护,民心的向背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他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吕氏春秋》认为,能否顺应民心,是能否建立功名的决定因素,“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取民之所说(悦)而民取(聚)矣” 。《吕氏春秋》还指出,周文王拒绝纣赐予的千里之地而为民请求免去炮烙之刑,就是为了得民心,而得民心远远胜过得千里之地。所以,要完成统一大业,建立新王朝,必须顺民心;顺民心则功成名立,失民心则国破身亡。要顺民心,就必须像周文王那样,切实地为民众攘除灾祸,创造幸福,要“忧民之利,除民之害” ,以民众的利益为重。这就要求君主在施政时要考虑到民众的意愿,推行爱民利民的政策。“民寒则欲火,暑则欲冰,燥则欲湿,湿则欲燥,寒暑燥湿相反,其于利民一也。利民岂一道哉?当其时而已矣。 ” 

    ……

    这些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认为:如果君主过分相信自己的才能,相信君权神授,他可能逞能一时。从历史的长河看,个人的才能毕竟有限,只有顺乎民心,制定被民众所能接受的政策,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社会才会稳定,经济才能发展。历史的发展已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顺民者昌,逆民者亡。 

    “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深刻体现了对于民意的尊重、对于权力的慎重。“要让人民群众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干什么”。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轻民意。是否顺民心、重民意,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希望纳言之风以成为各级领导日常的自觉所为。(凤凰县纪委 吴勇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