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两个务必”:共产党人永远的铭训

编辑:蒋伟 发表时间:2013-08-05 17:38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自古以来,有传财的,也有传言的。传财的,未必能使儿孙永享荣华富贵;传言的,倒给后人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这传言之作,被后人称为“铭训”,有镌刻在鼎上、碑上的,也有记入族谱、家谱或口口相传的。

    《左传·昭公七年》载,孔子的第七代祖先正考父乃谦谦君子,曾连续辅佐三位国君,却毫无霸气,为人谦恭、处事谨慎。为了教育自己的子孙后代,他曾在家庙的鼎上铸写铭文:“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说,每逢有任命、职位提升时,都要越来越谨慎,越来越恭敬。这样做,不会受到别人的轻视,更不会受到别人的侮辱。生活中,只要用这只鼎煮粥糊口,也就可以了。

    晋西北有一座叫神池的小镇,虽地处穷乡僻壤,却人才辈出,在明、清时代出文武进士6人,中举者32人,贡生百余人。在此地的一座书院里,高悬着一块匾额,上书一则“乡铭”:“多读书以养才气,慎言行以养清气,重情义以养人气,能忍辱以养大气,温处事以养和气,讲责任以养贤气,系苍生以养底气,淡名利以养正气,不媚俗以养骨气,敢作为以养浩气。”这一连串的“气”,早已超出一乡一地的范畴,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良好民风的底蕴和内涵。

    如此的铭训,字字力重,句句理深。若谨记并践行之,则可使家风淳厚、乡风淳朴、官风淳正。

    铭训,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也早已被我们共产党人所深谙和弘扬。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等等,都可视作共产党人的铭训,见之于党的文献中,为人们所熟知。这些铭训,就是告诫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最经典、最重要的铭训,莫过于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犹如明灯,照耀着我们党前行的路;又犹如警钟,时时在我们耳边回响。如果说,60多年前面对“白纸一样的中国”,“两个务必”是赶考制胜的法宝;那么,今天面对复杂的社会转型、艰难的改革攻坚,作风建设同样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更为深邃的思考。他说:“每次来西柏坡,我想得最多的是,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两个务必’,主要基于哪些考虑?我们学的还有没有不深不透的?‘两个务必’耳熟能详,但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能不能深刻领会‘两个务必’,使之更好指导当前党的建设?今天如何结合新的形势弘扬?”

    接着,总书记谈了自己的深刻感悟——他指出,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际,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郑重提出“两个务必”,是经过了深入思考的。这里面,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上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也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前我们党面临的形势,与当年“进京赶考”,从西柏坡到北京的形势颇为相似:巨大的胜利与巨大的考验并存,改革发展中积累的错综交织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冷静面对,做好长时间艰苦奋斗的准备。在此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跳出历史周期律,要靠头脑清醒,要靠保持“两个务必”,可谓切中时弊、振聋发聩。

    时下,把“两个务必”作为铭训牢记,作为规律遵循,作为党性坚守,就必须强化宗旨意识,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必须激发奋斗精神,继续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就必须弘扬务实作风,坚决克服“四风”,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政绩;就必须保持清廉本色,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守牢廉洁底线,以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而这一切都有赖于理想信念的坚定。因为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只有不断铸造理想之魂,擦亮信仰之灯,才能为转变作风,自觉践行“两个务必”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倾听西柏坡的历史回音,重读“两个务必”的铭训,我们会获得改进工作作风的“正能量”,汲取密切联系群众的“营养剂”,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在新的考验面前不断书写新的合格答卷。(向贤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