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换烛再读”的启示

编辑:刘学先 发表时间:2016-10-18 10:31 来源:三湘风纪网

        宋时北期,博州有位州官,为官极其廉洁。一天晚上,有人从京城送来一封上司的来信。他猜想这一定是朝廷有什么重要指示,马上命令公差点上蜡烛阅读,谁知读了一半,他又命令差人把官家的蜡烛吹灭,把自己买来的蜡烛点上,继续往下看。公差们很纳闷,难道官家买的蜡烛不及他自己出钱买的亮吗?后来才知道,那封信里有一半是关于他留在京城家属的情况,他认为这是私事,不能点官家的蜡烛。 

       为了半封家书,竟然换烛再读。可见在州官的头脑中,“公”与“私”的界限是多么分明。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公”与“私”的观念却远不如州官。君不见,在我们周围有的人却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机会,便要想尽办法占公家的便宜,这也是一种腐败。在此,我们不妨给他们的招法号号脉:

       公款私借。一些人办私事,买大件,甚至购股票,“搞生产经营”,从不动用自己的积蓄,而是用公家的钱打底。“反正不用自己掏利息,何乐而不为呢?”他们常常自有一番打算。

       公“话”私用。如今电话费超支是一些单位和部门较为头痛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公“话”私用问题严重。有的人不管有事没事,想起来就打,尤其是给恋人、朋友打电话,三五分钟就可以说完的,非打上半小时不可。更有甚者,利用公家电话管理松懈的漏洞,为私事打长途、越洋电话,使公家电话费支出呈直线上升。

       公物私占。有些人就喜欢占公家的便宜,大到公房、公车,小到计算器,甚至笔和纸、信封、邮票,只要是公家的东西就想方设法据为己有,还美其名曰:“这是工作需要。”

        公车私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交通工具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办私事用公车的现象也随之增多,红白喜事、迎亲送友,在某些领导心里,“公车”和“私车”并没有多大区别,何况公车还配有专职司机呢。

        公请私客。用公款请私客是如今一种常见现象。亲朋好友来了,自己舍不得“出血”,而是用公款“买单”。在这些人心里,吃公家的饭,喝公家的酒,味道好极了。

       公费私游。旅游是当今的时尚。有的人总是要想着法子出差旅游,让公家掏腰包,而且越游越远。甚至有些单位还不惜重金打着各种“旗号”安排人员轮番到国外旅游观光,真可谓潇洒走了一回。

       凡此种种,均应归入反腐倡廉之列。究其原因:一是,上面对各项业务督察不够,管理不力;二是,一些人有机可乘,“捞”后自认为人不知鬼不觉;三是,法纪不健全,查处不力。有的人虽被查出来,有关部门却怕得罪人,“前怕狼后怕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殊不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做了坏事,迟早要暴露,结果必然不妙。因此,奉劝那些有“捞”思想的人:手莫伸,手伸必被捉。

       谋大事者拘小节,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管好小节就要“严”字当头,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于细微处见精神,时时处处给自己敲警钟,善始善终,防微杜渐。要大力倡导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意识,努力达到慎独、慎微的境界。在廉洁问题上,做到有人知道与无人知道、有人监督与无人监督一个样。总之,管好小节,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纯洁性的具体体现,也是一条实际的检验标准。(永兴县党风廉政建设特约研究员 黄景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