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为官须“知止”

编辑:刘学先 发表时间:2016-10-18 10:31 来源:三湘风纪网

     过去的一年,中央“打虎拍蝇”动作频频,高压反腐已成新常态。薄熙来、苏荣、周永康等位高权重者纷纷落马,生动诠释着“反腐无禁区、无盲区、无特区”并不是一句冠冕堂皇的套词,“刑上不大夫”的陈词滥调早已成为老黄历。回顾这些“大老虎”的曲折人生,他们也曾有过显赫的功绩,也曾在众人面前风光无限,最终却没能在物欲面前止步,可悲地倒在了“糖衣炮弹”之下。他们堕落的人生轨迹让人唏嘘,让人警醒。
     知止,是一门学问,是一门修为。为官,更须知止,有所为,有所不为。
     知止,是为官的“生命线”。《道德经》有云:“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将“知足”、“知止”视为人生长久之源。知足常乐、知止常安。相对而言,“知止”是一种比“知足”更高的境界。“知足”是克制贪欲懂得满足,而“知止”却是克制妄念保持本真。作为党员干部,这种“本真”便是党性,便是时时、事事以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以党纪国法为准则,不逾规,不越矩,有所为,有所不为。
     习近平曾言:“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是当官。”“得”与“失”总是一对孪生兄弟,既然选择了为官,选择了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就必然有所放弃——在金钱面前说“不”、在美色面前止步。这个过程当然是困难的,佛家将“贪”视为人生“三毒”之首,其毒性之烈、克制之难可想而知。但只有能在金钱、美色这道“关口”前止步者,方能成为人生的赢家。春秋时期子罕以“不贪为宝”,东汉时杨震以“四知”拒贿,他们在金钱面前勇于止步,留下了一袖清风、万代景仰。
      知止,是为官的“事业线”。弘一法师有幅字为后人瞻仰:“知止”。将“知止”视为修行之道、视为事业之基。《大学》曰:“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如焦裕禄一般扎根基层,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将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自己的事业,在个人私利面前止步,秉一份淡泊,去一份浮躁。忘我的工作里,他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他以个人的牺牲换来了兰考的风调雨顺和百姓的安居乐业。倒下的,是身体,树起的,是人民心中永恒的丰碑。“衙门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心中有责任,心中有担当,为官方有作为,从政才有意义。如果在财富与名望前难以止步,在安逸与奢华前难以止步,在声色与吹捧前难以止步,就会陷入印度诗人泰戈尔所描述的悲剧:“鸟的翅膀系上黄金,就再也不能飞翔了。”
      “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习近平同志的谆谆教诲,应成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为官之道。(汉寿县纪委 黄镇 王国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