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从政当学王鼎铭 孝廉忠民铸楷模

编辑:刘学先 发表时间:2015-11-12 15:38 来源:三湘风纪网

    近期,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进一步彰显了党和国家反腐倡廉的决心。反腐倡廉是历久不衰的老话题,更是时下媒体和坊间热议的新话题。这使我想起了清朝末年一代廉吏、官员典范——湖南永州新田知县王鼎铭。
    王鼎铭,山东峄县郭里集人(今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乡),道光九年秋任新田知县,道光十二年春不幸殉难。履职新田三年,王鼎铭微服私访便察民情,勤政爱民案无留牍,自卖家产赈灾救民,兴修水利大办学堂,披枷求雨发展农政,免除杂役怜惜民众••••••。以使新田荒蛮僻壤之地,变成“修农政则家余菽粟,课女红泽遍地桑麻”,又如“阳回大地,万户皆春”的景象。历史穿越一百八十余年,王鼎铭其人其事至今仍在舂陵大地广为流传,流淌出王鼎铭清正廉洁、勤政正直的廉政思想。探析王鼎铭廉政思想,主要从“孝廉忠民”四个方面入手:
    一、“孝廉”是王鼎铭廉政思想的灵魂
    “百善孝为先”。 汉代开始以“孝”治天下,“举孝廉”成为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良方。传承至今,孝与廉被视为仕者之德、为官之宝、执政之本。剖析王鼎铭“孝廉”思想,主要包涵三层意思。一是大孝为国。王鼎铭忠于职守,恪尽职责,谨遵朝廷提倡的训民化民策略,用“天理、国法、人情”理念治理新田,以“仁心行实政,本察吏以安民”,充分体现了忠君爱国的高尚情操。特别是面临瑶民起义的关键时刻,王鼎铭为了国家挺身而出、奋死不辞。《清史稿》中记载:王鼎铭手“指三尺练曰:‘城亡,吾以此死’。”表明了为国尽忠的决心,真正为国家尽了大孝。道光皇帝专门为他题写了“节并睢阳”的功德匾额。二是中孝父母。父母于己乃有养育之恩,父母乃身之天地,中华民族自古就提倡孝顺父母,古有二十四孝,成为中华民族千百年的行为规范。当前,国家法定了“清明节”,就是号召鼓励人们行孝之国策,慎终追远,不要数典忘宗。王鼎铭就是一位典型的大“孝子”,母亲去世后,他为母亲“丁忧”六年,其对母亲的拳拳孝心、铮铮情感,感天动地,其孝道佳迹被远近乡邻争先传颂。三是小孝尊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敬老人、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历久睨新的传统美德,更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精髓凸显。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懂人情、孝尊长。王鼎铭就是如此,他出身书香门第,曾祖父,岁贡生,祖父,乡饮宾,父亲,大学士,可谓“家道丰荫、名门壁厚”。王鼎铭没有自堕酒色肉香,怀揣家产丰实,而是自幼聪慧勤学,品行敦厚,外受师训,内奉母仪,博览坟典,文武兼备,怀精忠报国大志。众盛赞其厚德、孝尊之礼。
    二、“清廉”是王鼎铭廉政思想的核心
    王鼎铭廉政思想的核心是一个“廉”字,而其为官之道也是一个“廉”字。《专祠文》中说:王鼎铭出宰新田,“微行入境,三载未携家属。下车以来,清白端谨,载米而资宦囊,破金以周众瘠。饬躬既廉,自奉尤薄……”体现出王鼎铭清廉为官之道。一是微服出访察民情。王鼎铭在新田主政期间,为政清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从不惊扰地方百姓.他从老家到新田赴任,轻车简从,微服出行。到任的第一天,他没惊动官府,而是带着仆人夜宿城隍庙。下乡外出查访民情,经常是自备干粮,不去百姓家里打扰。虽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赴市购物,从不霸道,按实付款。他时刻秉持“持己之严,爱民之至,待士之厚”的思想,在当时的封建社会,确实弥足珍贵。二是“二卖田庄”体民恤。第一次是道光九年,新田大旱,为了赈灾救民,王鼎铭卖掉了自己南洛、北洛的田产。第二次是道光十年,为创办童子军和众善堂,他又卖掉了兰城店的土地。在山东峄县一带,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卖了南北洛,家产未觉着;卖了兰城店,家产少一半。”王鼎铭“二卖田庄”体民恤的感人事迹充分体现了他的“清廉爱民”思想。三是主持正义得民心。在他任期内,敢于整饬衙门作风、撤裁冗员、更新吏治、提高办事效率。由于他心中装着百姓,真心为民办事,为人高风亮节,深受百姓爱戴,百姓尊称他为“王青天”。道光十五年,新田乡邑继承王公遗志,修建了“众善堂”。民国二十六年,县政府为纪念他,在众善堂旁修建“王公祠”,以彰其德,其事迹载入《新田县志》。
    三、“忠廉”是王鼎铭廉政思想的闪光
    王鼎铭作为一方县令,其事迹为何数百年传唱不衰,且成为官吏学典崇范的样板,笔者认为,是“忠廉”思想在王鼎铭身上得以充分体现和传承,且贯穿了他的一言一行,可以说是王鼎铭廉政精神的最大闪光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忠贞为国。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屈原抱石投江、苏武塞外牧羊、岳飞精忠报国等诸多感人故事,都充分印证了“忠贞为国”的道理,王鼎铭亦是如此。道光九年,王鼎铭以五十九岁高龄赴任新田县令,其忠廉为国之心令人肃然起敬。初入新田便立誓城隍庙“尔理阴,我理阳,自今以往,仗尔灵,启我心,令有不职,神其殛之”明心志。到任后励精图治,短短几年便让一个新田这“蛮荒之地”变了脸,百姓安居乐业、乡邻厚道敦实。二是忠实履职。王鼎铭初任新田,社会矛盾复杂,阶级压迫严重,黑恶势力横行。到任后,他卓以“天理、国法、人情”的施政理念,勤政为民、秉公执法。劝导百姓循天理、守国法、尽孝道;整顿吏治,整治衙门作风;事必躬亲,“以故年丰讼简,楹有悬鞭;依然暮鼓早衙,案无留牍”,凭着他的宵衣旰食勤政务实的作风,半年时间新田就呈现出了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局面。三是忠心为民。王鼎铭出身名门望族、自幼饱读诗书,对民本思想甚是推崇。为官之后,更成为爱民理念的坚决践行者。在新田任职三年,他“家故饶于资,俸薪弗赡,时取给焉,坐是田产多耗”。道光十年,新田恰逢大旱,王鼎铭为百姓生机而披枷求雨,让天地动容、百姓动情。瑶民起义,叛军肆虐,残害百姓之时,他不顾个人安危,“亲提一旅之师,身先士卒;齐下三军之泪,气壮山河”,直至“贼断其首,洞其胸,脑裂四五处,身中者十一伤”,壮烈殉职,忠心为民,可歌可泣。
    四、“民廉”是王鼎铭廉政思想的基石
    纵观王鼎铭廉政思想,其根基就在“爱民”二字上。《专祠文》中记载:“修农政则家余菽粟,课女红泽遍地桑麻。此其爱民之至也。”探析王鼎铭的爱民情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思想上亲民。亲民,就是亲近群众,密切联系群众。道光九年,王鼎铭被任命为新田知县,来新田上任时,他只携带两名随从到桂阳后,不穿官服,不抬轿,不吆喝,平民布衣,步行前来新田。微服入城,夜宿城隍庙,设誓神坛,入署理事。同时,他规定:官吏士绅无事不得入,百姓有冤可直接进来。他审理案件必亲自裁判,遇有难决之事,必深入调查,探得究竟,务求公正、公平。据《峄县志》记载:任职三年,经他审理的案件无一冤假错案,县民扼手称颂。二是感情上爱民。爱民,就是关心群众疾苦,顺民心、聚民智,关爱群众,心系群众,将群众冷暖安危记在心上,多留心群众生产生活的难题。王鼎铭面对义军进攻新田城,让城内百姓到城外躲避,而自己却穿好官服,端坐于大堂之上,静候义军的到来,并在书案上大书:“尔果与我新田为仇,当杀我,勿伤我百姓。”还指着准备好的白绫对手下说:“城亡,吾舍此无别策矣!”这是一种怎样的爱民情怀。三是行动上为民。为民,就是工作无怨无悔,常怀为民之心。道光十年夏,新田因干旱受灾引发饥荒,王鼎铭下乡视察灾情,整日操劳于村圩,奔波于田间。或率民掘井自救,或呈请调粮抚恤,几度变卖自家田产赈济灾民。百姓闻之感佩涕泣,将其政绩编为歌谣传唱,且将刻板印行。王鼎铭却竭力劝阻道:“毋,君等曷将邑中利弊,确指直陈,使我不至失误。如若所云,则声闻过情,余滋愧矣!”。这是一种躬亲为民不扬名的高尚情操,尤其是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封建社会,更是弥足珍贵,值得我们大力学习和借鉴。(新田县纪委 王中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