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基层官员典范:“宝岛禹王”曹谨
台湾高雄曹公庙
长期以来,晚清官员给人的普遍印象是贪墨成风、蠹民误国,然而亦有少数出淤泥而不染者坚守修齐治平的儒家理想。他们当中,不仅有林则徐这样名垂青史的封疆大吏,也有鲜为人知的州县小吏。道光年间河南籍官员曹谨,虽长期任七品知县,却因为勤政爱民、政声卓著跻身《清史稿·循吏传》;他在台湾任职期间,修水利、抗英夷、平械斗、捕海盗、兴教育,被誉为“宝岛禹王”,百姓为他建祠修庙年年祭奠延续至今。
曹谨(1787—1849),字怀朴,河南怀庆府河内县(今焦作沁阳)人,出生于乾隆朝(晚期),成长于嘉庆朝,服官于道光朝。虽年少,但才学出众,21岁即考中河南乡试第一名。然此后入京会试却多次受挫,所幸最后一次落第当年通过大挑(即吏部在多次落榜的各省举人中遴选官员的科举救济途径)入仕候补知县,三年后正式踏入仕途。从34岁开始担任知县,曹谨在七品芝麻官的位置上20余载,中间非但没有升职,还两次短暂落职,任职地域也从作为京畿重地的直隶转到遥远的福建,又从福建闽县辗转到当时尚有化外之地色彩的台湾府凤山县(今高雄县、高雄市和屏东县)。远赴台湾任凤山知县时,曹谨已经年过半百,却初心不改,为官清廉、勤政爱民如故,开圳溉田、抗击英夷,不仅成就了个人仕途中浓墨重彩的华章,更因开发、建设、保卫台湾大业成为宝岛人民心中的丰碑。
以民为本 不唯上 只唯实
从1820年到1841年的20余年间,曹谨先后在两省九县担任知县。虽长期没有升迁,但他始终以百姓为志业,一心为民,勤政务实,清正廉明,政绩卓著,成为一代循吏。不论是在内地还是台湾居官,不论是长期担任亲民的七品知县还是最后几年升任五品同知,作为清末基层官员的典范,曹谨不仅勤政爱民、为官清廉,更做到了不唯上、只唯实,以民为本,这在晚清阿谀奉承、钻营奔竞的官场风气下难能可贵,这或许也是他仕途坎坷的重要因由。
从台湾实际和百姓利益出发,坚决反对上级摊派军费。曹谨上任凤山伊始,就收到了上级摊派军费的公文。原来,自从清廷收复台湾并设府而治,戍守台湾的军事力量一直从福建漳泉等地各营调派班兵,无奈日久弊生,战斗力日益孱弱,而且时常滋扰百姓。到了19世纪30年代,沿海各省屡遭外国侵略者骚扰,时任台湾总兵痛感台军腐败,决意加强海防。但他的方案是从全部12000多名班兵中挑选600人,给予优厚待遇和金钱刺激,训练成精兵,以此充实海防,相应产生的军费需要地方负担一半。该方案得到了当时台湾巡道周凯的同意,因此曹谨刚刚出任凤山知县便收到了摊派军费银两的公文。对此,曹谨虽只是人微言轻的七品知县,却敢于从实际出发,呈报《筹议练兵稿》提出反对意见,明确提出所有驻台湾部队都应训练成精兵,训练精兵不能依赖金钱刺激,练兵军费也不能向各县摊派增加民众负担,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总兵和巡道采纳了曹谨的建议,不仅加强了海防力量,也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曹谨敢于为民请命,不怕冒犯上官秉笔直言,在台湾声名鹊起。
敢于突破陈规组织台湾本地乡勇,多次成功抗击英夷。清廷自统治台湾以来,百余年来明令禁止台湾人入伍当兵,更不允许台湾自行组建武装队伍。1841年夏任淡水厅同知时,曹谨已经来台湾四年,深知台湾班兵腐败无能。时值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台湾与大陆以及清政府最近的联系点福建厦门失守,淡水作为台湾海防前哨形势吃紧。曹谨遂向继任台湾巡道姚莹建议训练乡勇,依靠台湾人保卫台湾。姚莹不许,因违抗圣旨是杀头之罪。曹谨却不顾个人仕途甚至性命,全力训练乡勇,招募乡村青壮年进行军事训练。1841年至1842年间,曹谨能够率领淡水军民多次成功痛击英国侵略者,乡勇是重要军事依托。事实胜于雄辩,多次抗英胜利逐渐改变了台湾文武大员对乡勇的态度,他们不仅训练乡勇,还以曹谨的成绩上奏朝廷,曹谨也因此被赏戴花翎,拟以海疆知府升用。
探本清源 造福百姓
曹谨为官,不仅具有不唯上、只唯实的优秀品质,而且工作方法特别注意调查研究,探本清源,抓住地方行政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顺民之欲,顺势而为,结果往往事半功倍,能够实实在在地造福百姓。他在凤山知县任上开圳溉田便是最为典型的例证。
曹谨在危难之时出任凤山知县,通过赈济灾民和打击盗匪,对台湾的社情民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认为良民沦为盗匪大多是饥寒所迫,凤山农田多是望天收的旱田,十年九旱,严重缺乏灌溉用的水利设施。因此,他明确提出“弭盗莫如足食,足食莫如兴水利”,下决心兴修水利根治旱灾,解决影响台湾长治久安的根本问题。工程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四月开始,道光十八年(1838年)冬竣工,开圳44条,总长达130余公里,可灌田31500余亩,从此凤山“收谷倍旧,民乐厥业,家多盖藏,盗贼不生”,时任台湾知府熊一本和当地百姓遂将这一造福凤山的大型水利工程命名为“曹公圳”。曹公圳是台湾境内最大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使得凤山平原的土地从旱田变为水田,成为台湾的米粮仓,老百姓世世代代受其裨益。至今曹公圳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农田灌溉,对于整个灌区补充地下水、涵养水源、防止海水入侵以及土地盐碱化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百余年来台湾尤其是凤山人民尊称曹谨为“水利先师”“宝岛禹王”,并为他建祠修庙,年年祭奠,每年11月1日举行隆重的曹公诞辰庆典。
未为而不轻诺 未成而不轻言
曹谨居官为政以实,不喜空谈,不善张扬,低调内敛,不贪求政绩,名垂后世的曹公圳修建过程就是历史见证,“未为而不轻诺,未成而不轻言”即是真实写照。
到凤山任职之初,曹谨按照惯例首先面见上级官员台湾知府熊一本。在对方介绍台湾基本情况并问及治理凤山的基本方略时,曹谨只是频频点头微笑并简要回答,不做任何表态与承诺。熊知府以为他刚到凤山还不了解情况,也并不介意。后来过了一个多月,熊知府听说曹谨忙于勘察地形兴修水利。可曹谨第二次面见时并未提及此事,也未做书面汇报,知府遂认为曹谨和以前的官员差不多,只是新官上任一时热闹。不料,第二年冬曹谨亲自到府衙汇报,说凤山水利工程全部竣工并呈报图纸。知府喜出望外,亲自视察并将工程命名为“曹公圳”,且亲笔撰写碑文,名为《曹公圳记》。文中对曹谨为政以实的从政风范很是推崇,赞扬他“未为而不轻诺,未成而不轻言”,即还未做的事情从不轻易承诺,尚未完成的事情从不轻易张扬,不贪求个人政绩,真是为百姓干实事的实干家。
与此相反,知府指出以前不少官员常常以才能自诩,虚词邀誉,实际核查时却发现多是贪求政绩而编造的假话,“当其述职长官,往往累数十纸不能尽观……及核其政之所就,则皆饰词邀誉”。古人云:“得俗吏百,不如得才吏一。得才吏百,不如得贤吏一。”两相对照,更加彰显出曹谨“务为实事”的贤吏本色。
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今天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尤其重视基层,亲自与全国县委书记培训班学员座谈,并结合自身经历谆谆教导。回望历史,曹谨作为清末基层官员的典范,自有其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然而他不仅具备传统循吏勤政爱民、清廉为官的普遍特征,更在清末家国危亡、官场不法的大时局背景下彰显了独特的个人魅力,包括不唯上、只唯实、以民为本的思想路线,探本清源、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的工作作风,为政以实、不事张扬的政绩观,等等,这些无疑对于今天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具有相当的镜鉴与启示意义。而且,曹谨仕台期间开发、建设、保卫台湾的重大贡献,也是今天两岸友好交流并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作者魏淑民系河南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