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重“德”轻“得”

编辑:刘学先 发表时间:2015-12-11 09:51 来源:三湘风纪网
一位党员同志在谈论如何严以修身时说:“党员干部要重‘德’轻‘得’,‘宁可无得,不可无德’。”意思是宁可自己获得少一些甚至没有,也要凭着共产党人的道德良心,干实事、干人民群众满意的事,让人民群众多获利、多受益。 重“德”轻“得”,“宁可无得,不可无德”。展现的是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宁可无得,不可无德”,摒弃个人的私利所“得”,坚守为政之“德”,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党员干部勤政为民的最好体现。 “德者,国之基也,才之帅也。”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史记》上说:“为政必以德,毋忘所以立。”《战国策》也指出:“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可见,重德不仅是修身立世之大事,更是为政治世之根本,它直接关系到一个政党和国家的兴衰成败。“官德隆,则社稷兴,官德毁,则国家亡。”党员干部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必先立“德”,重“德”轻“得”,“宁可无得,不可无德”。 高尚的道德品质,严格的道德自律,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石和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前形势下,是为人民谋利益,还是为一己私利奔波忙碌,是牢记党员干部的起码道德,还是失“德”求“得”,是衡量一个党员干部的试金石。焦裕禄带领群众为改变兰考的落后面貌战盐碱、斗风沙,献身兰考大地……他们失去的是个人所得,“得”到的却是党心所归,民心所向。然而,时下也有少数党员干部求“得”忘“德”,为“得”失“德”,腐化堕落,得到不该得之“得”,却失去了不该失之“德”,最终落得身败名裂,遗臭万年,被人民群众所唾弃。 “得”在一时,是短期效应;“德”重一世,影响长远。党员干部必须始终把重“德”轻“得”作为道德规范,“宁可无得,不可无德”,让“得”和“德”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获得升华,提升人生价值。(绥宁县 袁冰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